就在众人的尴尬沉默当中,驴车终于走到了黎莺许久未来的姥姥家,此处已时十分热闹,有不少前来走亲戚的亲人也在今天来拜年,更有村里的亲朋好友也一样过来说闲话,远远的看着驴车拉着一家四口回来了,都惊讶的看了过来。
杨翠玲原本手里攥着瓜子,和村里的妇女坐在一处闲聊天,身上穿着去年做的半新棉袄棉裤,看起来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可是看见驴车走过来的时候,她立刻拘束地站了起来,把瓜子儿随手塞到了旁边妇女的手里。
黎莺对于那些看热闹的人,只当做没有看见,随后垂着眼眸把外公外婆搀扶下来,又把舅舅舅妈放下来,这才准备和父亲驱车回程。
小毛驴才刚刚要起步,身穿大花棉袄的杨翠玲就站到了车边上,声音柔和的询问。
“你俩这一路赶车过来,冷不冷?要是冷的话就进屋暖和暖和吧,我在家里头把炉子生得滚热呢,这一趟过来也挺远,何苦这么折腾,中午在这吃饭吧!”
黎莺许久没有听见杨翠玲这样温和的声音,似乎在自己前后两生的记忆里,杨翠玲都只会声嘶力竭的嘶吼,又或者是对自己的冷嘲热讽。
黎国民看了大女儿也他是个性格宽厚的人,跟杨翠玲此刻只能算是没有缘分,并没有想要翻脸的想法,但是他知道大女儿对杨翠玲很有意见,他更愿意在此刻听听大女儿的意见。
黎莺也看见了父亲的态度,父亲的眼神中无意识地漫过了一丝温和,看来还是对杨翠玲并没死心。
在心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黎莺随后从车上跳下来,拉着车辕对父亲说:“要不今天就先在这吧,家里的事先不着急,咱们好久没来看外婆了,也来凑凑热闹,家里的活有的是时候干。”
黎国民见到大女儿终于松口了,也忍不住舒了一口气,脸上就带出了两分亲近的笑,随意的答应着,又把驴车赶到了院子里去。
王翠玲已见到丈夫和女儿都同意留下来了,嘴角也勾起了一个得逞的笑容,随后把几个坐在一处闲话的妇女都送走了。
“我今天就不和你们说话了,等过几日再说吧,我家来人了,我可得好好给我自己家人下厨做两个菜。”
杨翠玲如此亲近的态度,让那些熟知杨翠玲作态的人忍不住撇了撇嘴,还是开玩笑道。
“看见了没有?到底还是结发的亲丈夫,这要是外头那个男的,哪有这个待遇?行了,咱们也别在这讨人嫌了,快回家去吧。”
几个妇女相视一笑,随后各自回到自家去了,黎莺一进门就四处打量了一眼外婆家的摆设,是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五间房子。
一进门就是农村最常见的厨房,随后分出东西两边的四间去,可见东屋是外婆家住的,里头还有着红漆的木柜子,上头挂着一把黄铜大锁。
西屋则显得时髦许多,门口就摆着一个崭新的蝴蝶牌缝纫机,上头用白布盖着,还摆了一只假花在上面。
黎莺打量了一眼缝纫机,随后笑着询问舅妈:“这缝纫机是家里头新近添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