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倒是年轻灵活,只是听了两句那歌曲的旋律就已经记住了,默默地哼唱起来,整个院子沉浸在喜悦当中。
黎莺乘着新年的钟声,给每个人都送上了一把水果糖和两分钱的硬币压兜,不管大小,每个人都得了两分钱,于是也都在小院里笑开了。
就连和自家不对付的徐嫂子也忍不住咧起嘴,把弄着手里头的两分钱,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感叹:“早知道大丫是个有福气的,当初就应该把她介绍给我们家外甥。”
黎莺听了这话,忍不住沉了脸色,但是想着又是过年,干脆没有多说话,只是徐嫂子的丈夫小徐轻轻地拍了媳妇的肩膀一巴掌,随后笑着把话打岔了过去。
村长趁着这时候大家气氛正热闹,也站出来鼓动大家:“咱们村儿今年得了镇上的嘉奖,以后咱们还要好好种地,明年产量更高,估计有更丰厚的奖励,是不是?争取在咱们村也出一个劳动红旗手。”
村民纷纷踊跃点头,不得不说,就算是一个七八十块钱的收音机,也已经让他们对外头的大城市心生向往,此刻他们根本不敢奢求自家能够有闲钱买得起电视机,只想也买一个收音机,听听广播也就合适了。
黎莺也知道大家都是在奔着这个收音机使劲,想着正好自家这十多天的时间都在村里,干脆把收音机借到了村部去,每天叫村长负责看管,晚上的时候给自家拿回来就好。
如今正是农闲的时候,村长也惊讶地看着他们一家人:“你可想好了,要是把这东西借到村部去,全村的老少爷们儿估计都得过去天天围着听了。”
黎莺笑着点了点头,看了一眼父亲回答道:“那有啥,咱们本来就是一个村的,给大家听着热闹热闹也是一样的,上头有不少频道呢,还有专门放戏曲的频道,最近特别火的样板戏上头都有。”
村里头几个年纪大的老头老太太互相看了一眼,纷纷显露出惊讶的模样来,在他们还记得的那个时代里头,根本不允许有戏子的存在,没想到现在他们越发大气,还上了广播了。
“那可太好了,明天咱们就先听听还有没有这个晚会的重播?要是有的话咱们就再听一天,这晚会实在太精彩了,要是能去现场看一下,肯定能见着不少伟人。”
几个村民凑在一起闲话家常,那些妇女也都吵吵嚷嚷的议论着戏曲的事情,黎莺毫不介意的把自家准备好的瓜子和干果都拿出来给大家分享了,一直等到天快大亮,这些人才各自回到自家。
黎莺第二天早上带着妹妹简单的吃了昨晚上准备到一半的年夜饭,就去拜年了,大约也是因为昨天自家花钱时在大气的原因,村里人在见到自家人的时候都给妹妹一分钱,不一会儿,小姑娘的衣兜里已经盆满钵满。
黎丫向着快乐的小鸟一样,捧着自己的衣兜笑着跟大姐炫耀:“大姐,你看这个是王大爷给的,这个是李大叔给的,我还是第一次拿到这么多压岁钱呢,真好。”
黎莺只是报以宽和的一笑往常,村里人也是给压岁钱的,只是杨翠玲不耐烦把自家的钱财给别人家孩子,别人也不愿意做赔本生意,只能把自家落了下去。
村里的孩子都知道,虽然压岁钱只能在手里混过一两天,回家就要交给父母,但也阻拦不住他们此刻的热闹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