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了一年120。说实话,虽然我不放弃,虽然我尽力克服对它的恐惧,一年了,我还是没能找到提分的方法。无论题难还是容易,永远都是120左右,次次拉分,次次苦笑。我知道,我自己的成绩几乎完全取决于数学。但是当数学卷子发下来时,我一点别的念想都没有,只想着做好。万幸,题目简单,1-14题几乎没太费时间。最后一个填空,我试了一种方法,没做出来。本想跳过去,可又一想,最后一次了,再跳过去可能就再也没机会了。于是,我换了一种思路,谨小慎微,得到了一个答案,就它了。圆锥曲线最后一问还剩一半,导数大概还有一问半,我看了看时间,还剩25分钟左右。继续完善了一下能写的之后,还剩15分钟。当时,我放下笔,想,是继续做最后两道还是检查选择填空。我想,我冒不起这个险。于是,翻面,检查,十分钟,把1-14题重做了一遍,没有需要改的。看了一眼十五题,又看看表,算了吧,第一遍做的应该没问题,错了我认了。后来,成绩出来,选择填空应该是只错了一个。
理综,做了一会儿就发现,今年题目简单。但是,物理选修没做好,有点蒙;回头做物理第二个大题时,感觉第一问就解错了,但也硬着头皮做下去了,物理过程特混乱。当时,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补了一年的物理,终究还是没补好”,就是这个杂念,让我理综的目标破裂。考完出来,去交准考证,班主任说“一个个走过来的都挂着笑啊,你也不错吧”“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我苦笑。我知道,理综结束,幻想也就结束了。
下午英语,超级紧张,绝对是我四门里最紧张的一门。抱着高分的幻想,题做的并不利索,患得患失的心情,让幻想终究是幻想。
高考结束,回到教室,默默地收拾东西。
过程,全忘了;好像,人很多;好像,声音很吵;好像,人都走了;好像,结束了。
没有电影中那些感人的告别镜头,女孩子们也没有抱在一起哭,老师们也没有站在讲台上再一个一个点我们的名字,像是知道我们不会说再见一样。回到教室的时候,杨老师没在,只看到在黑板上她写了一大段话,具体是什么不记得了,直接的最后一句话——
打扫完卫生再离校。
离开的时候碰到了回来复习结业考试的高二学弟、学妹们,他们也将奔向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高三了啊。我最后看了一眼装着十几个班、几百号人的破破烂烂的理科楼,最后看了一眼门口的公告栏,跟门口看了三年、陪了我们三年的保安大叔李叔打了个招呼,又最后看了一眼校门。
当时心里想的是“终于可以什么都不干了”。
但放了暑假没过几天就浑身不舒坦,甚至开始津津有味地重新看高中的课本,觉得曾经那么讨厌的政史地也好有意思。
直到现在,高考答案是什么,我也不知道。
如果非要量化,我知道,我考了一个未曾想到的分数;来了一个说起来蛮不错的大学。
高考,真的很重要。分数,不只是选大学的资格,而是对那个高三少年的认可,也让他不悔。
除了师长,特别感谢给我亲身经验的学长学姐。
很感谢那个每天中午,趴在宿舍床上,一套数学选择填空或者一套理综选择的人。
也很感谢每晚刷一套理综或者数学的人。
说起来也巧,忙自主招生,让我上面的生活停了一周,而那周周测和当月的月考,是我考的最好的两次。幸好,这次让我从题海中抬起头来,能跳出高考看高考,真幸运。
如果要挑一句话来描述高三及高考的话,我觉得,心态决定一切。
希望,未来的自己别辜负那个曾经也算拼命的少年。
尽志无悔,尽了志,才无悔。
高考,这辈子也就经历一次了;今天,也距离高考过去了整整一年。我总想写点什么,来记下那段岁月,给以后留个念想,不至于未来忘了那个曾经也算得上拼命的自己。
2017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