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

第九章动乱前夕(二)(2 / 2)

刘备表面上与刘虞谈笑风生,心中却是不停转着念头,只想着如何把这些兵丁给藏了起来,不让刘虞发觉。其他的,他倒是没什么,都是治理蓟县的一些手段,料想刘虞也不会反对。

刘虞开口了:“贤侄,许久不见,贤侄却是风采更胜往昔,不像老夫,却是垂垂老矣!”刘虞与刘备在洛阳时,便已经叔侄相称了。

刘备忙欠身道:“伯父大人何出此言,伯父正值盛年,如今官居州牧,正是大有所为之际,怎可言老?”

刘虞笑道:“好啦,也不用哄老夫高兴了!贤侄,你在广阳,看来是如鱼得水啊,麾下人材济济啊!”

刘备微微一笑,道:“进贤纳忠,广收良材,为官之份也!伯父,小侄为您介绍几位俊杰,小侄之有今日,多赖他等之力!”于是刘备一一指着典韦等文武替刘虞介绍。

典张关管邴孙简等人一一依次上前,拜见幽州最高长官刘虞。刘虞也是一一勉励有加。中午为刘虞设宴接风时,郑玄也来了。上午郑玄在学舍讲课,所以没来。他与刘虞是旧识,刘虞一见之下,也是大吃一惊,却是想不到郑玄也在广阳。老友重逢之下,特别兴奋,话题特别多。从郑玄口中,刘虞对刘备在广阳的文治政事满意不已。心中直叹刘备真乃宗室千里驹。

筵席罢后,刘虞让刘备寻了一静室,两人相对而坐。刘备知道刘虞有要事相商,当下便正襟而坐,准备洗耳恭听。

刘虞轻咳一声,责备就落了下来:“贤侄,张纯逆贼祸乱幽燕,尔是宗室,与叛贼近在咫尺,又久经军阵,何不出兵相助公孙?”

刘备早就想好各种可能,当下苦笑一声,道:“伯父,非是小侄不欲相助,昔年小侄忠于王事,主动请缨率兵出征张角,结果朝中小人弹劾小侄自大贪功,藐视王师,拥兵自重等等罪名。幸得伯父与恩师等大人一力周旋,小侄才得以脱身,可是事后天子也是责令小侄解散麾下精卒,以至于张纯事发,小侄近在跟前,却手中无兵无将,只得眼睁睁看着张纯张举坐大。如今为防张纯兵犯广阳,小侄也是招募了一些旧部。但朝廷即已命公孙伯珪率军征讨,而白马公孙尽占上风之时,小侄却是不好再擅自出兵。否则再给小侄扣个不敬天子的罪名,小侄便只好归隐田园了,何以积蓄力量,他日再为大汉效力?”

刘备一番话,十句中有**句是真的。刘虞也知道,征讨黄巾之后,刘备功勋显赫,皇甫义真战表呈至朝堂,众臣哗然。张让赵忠与国舅何进何苗等指使小人,大肆给刘备乱扣帽子,用心险恶,若不是皇帝对刘备颇有好感,刘虞与卢植等尽力周旋,别说蓟侯,只怕刘备不被问罪就是最好的下场了。

再者刘备投鼠忌器,不敢再擅自请战,这种自保的做法,刘虞也无法责备他什么。更何况,刘备隐晦的说明,自己现在的忍让,便是为了他日更好的报效大汉,刘虞很爱听这句话,这证明刘备心中对大汉的忠诚是不可动摇的。刘虞心中长叹,还是老刘家的人靠得住啊!毕竟,这天下是我们姓刘的!看着刘备的眼神中,更加的温和了。

其实刘备也只是说了一句谎,就是自己奉天子之命解散了自己麾下军士。但刘备又补充了一句,为了防范张纯进犯广阳,他又招募了旧部,这在刘虞看来,权宜之计,倒也无妨,刘虞死忠,但也不是迂腐之人。

当下刘虞沉默半晌,又道:“贤侄,老夫欲前往渔阳督战,将州牧治所定于渔阳城,明日便动身,却是恳请贤侄派兵护送老夫前往渔阳!”

这句话说出来,却把刘备骇得不轻。

p:第三更来了,请兄弟们支持!

....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