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中平二年,天下一片混乱。小理
先是黄巾余贼死灰复燃,各州郡间多的二三万,少的六七千,聚众扯旗,杀官造反。原本张角平后,皇帝让各地豪族自行解散部曲军队的命令,最后不了了之。毕竟平定地方,还是要靠那些地头蛇么。中央军团再精锐,也不能满天下去救火。这样,劳民伤财。
其实黄巾余党,声势最为浩大的便是褚燕一伙。自那日逃离刘备之手后,褚燕昏迷十数日方才醒来。醒来不见张梁张宝,又是身处荒野之间,心下暗道不好。唤来身边亲卫聚拢众将。众黄巾头目见得褚燕醒转,皆是放声大哭。这些日子以来,他等一路逃窜,却也是得知了各地黄巾消息。无数年心血一朝被毁,荣华富贵的梦想骤然破碎,不伤心是不可能的。
褚燕问及原由,知道黄巾主力全被汉军歼灭,张角首级被传首京师,悬竿示众,尸体被毁得一点渣都不剩。心头又是一疼。一口郁血喷出,又是晕了过去。
半晌悠悠醒转后,便强振精神,命众头目聚拢徒众,道:“天下之大,已无处可去,不若便藏身深山,以待时机。”
于是一路穿州府过郡县,晓宿夜行,直入太行。一路上,又有无数黄巾余众闻得风声,缀于其后紧紧相随。及至太行,未及一月,冀州各路蟊贼望风来投。一时褚燕声势大涨,又于太行祭祀张角,设衣冠冢。以张角无后,亲传弟子多亡于战阵,故改张姓,自名张燕。于是黄巾人心皆向张燕。
朝庭见黄巾余孽复起,又命官兵征讨,奈何太行地势险恶。张燕尽得地利。官兵人少则出击,人多则匿于深林。官兵一时之间,竟是处于劣势。后来黄巾粮尽,遣使至京师洛阳乞降,皇帝想了想。继续打吧,一时之间剿灭不了。再说,张角等已死,张燕等人心无大志,对大汉起不了什么影响。那就受降吧,皆大欢喜。于是拜张燕为平难中郎将。让他兼管太行等地山区,反正都是些荒无人烟的地方,你们去折腾吧。
后来就是西凉反了,皇甫嵩奉命去征讨的时候,被张让等阴了下,被收了左车骑将军印绶,夺食邑六千户。另派张温率董卓等前往平叛。
朝中又被阉宦谗言害死二名大臣,谏议大夫刘陶和前司徒陈耽。
张温征乌桓骑兵,渔阳张纯张举与乌桓首领丘力居勾结在一起,反了。侵略州县,杀死重臣无数。幽州告急。朝庭大怒,使刘备将兵以攻张举张纯。刘备上表言自还广阳,兵卒俱散,一时不得聚合,自己又患病难行。不若让公孙瓒领辽东边军击之。皇帝看了刘备的奏表,一时也有些觉得对不起自己这个同族,又要他打仗,又剥他兵权。确实有些不好意思啊。闻得刘备染疾,便破天荒赐下名贵药物无数。
张温带兵出征,闻得议郎孙坚果敢,平黄巾时曾血战立功,于是拜孙坚为参军事,随军出西凉。初战韩遂边章得胜,而后失利退兵,又命董卓率三万兵马征讨胡羌时,董卓战不尽力。与胡人僵持一阵后率军而还。张温命董卓进见,董卓这人,有兵在手,便有些狂妄了。在张温面前失礼。惹得孙坚不满,耳语张温说董卓不敬畏上官,说话又口出狂言,言语无礼。不如以聚将时他姗姗来迟为罪名,按军法一刀砍了算了。
张温说不行啊,董卓威名震陇西凉州等地,这时杀了他容易,我们西进平叛只怕没有依靠了。
孙坚又劝,明公您亲率天子王师,至西凉平叛,威震天下,要依赖什么一个董卓?看那董卓,不敬上司,轻慢无礼是第一条罪名;边章韩遂跋扈横行数年,当立时平讨以定西凉,但那董卓居然说不可以,虚言惑众,动摇军心,这是第二条罪;董卓临阵受命,出战而未获一功,召他来见时又故意拖延时间,不把主将放在眼里,这是第三条罪。古之名将,率军出征,都是以杀伐果断而获得成功的,您现在对董卓不满意,又不施加惩罚,这样有损自己的威严,大大不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