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皇帝刘备

第一章朝堂乱田丰弃官(1 / 2)

十一月,巨鹿太守郭典领兵与皇甫嵩兵合一处,于下曲阳阵斩张宝,黄巾战死被俘者十余万众。褚燕率残部潜入山林,大军搜索数日未获而罢。

又南阳战报传来,自张曼成死,南阳黄巾以赵弘为帅,兴兵十数万,占据宛城,朱隽与荆州剌史徐璆合兵围城。宛城天下坚城,汉军死围宛城,黄巾死守之下,连攻未拨。朝庭御史弹劾朱隽征伐不力,建议征朱隽回朝,别选良将。司空张温上奏说,打仗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又不是儿戏?昔年秦国白起,燕国乐毅,不也是旷日持久历经数年才能获其全功么?现在朱隽征讨颖川黄巾,已经显示了他的军事能力,现在转战南阳,具体谋划已经好了,再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皇帝你给他个期限,让朱隽努力破敌就行了,没有必要再换人了。

皇帝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准了。下旨与朱隽,命令朱隽效死力。朱隽接诏,引兵佯退。赵弘脑袋有点发热,觉得自己挺厉害,把汉军居然打退了,于是率本部出城追击朱隽,结果被朱隽设计,两头截住,一顿好杀。赵弘也死于乱军之中。

败军逃回宛城,奉孙夏为帅,坚守不出。后朱隽率军猛攻,而后又故意撤走一面围军,黄巾军两失其帅,军心已怯,见事不可为,孙夏率众突围。小理朱隽则率部攻入宛城。孙坚手执古锭刀,先登入城,追上孙夏,手起刀落。孙夏授首。余众非死即降。

荆州各郡又大肆搜索黄巾余孽,斩于市口。于是荆州一地黄巾皆平。

至此,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正式宣告烟消云散。虽偶有遁入山林之黄巾残部尤在苦苦坚持,但已是疥癣小疾,不足为虑。

捷表送至京师,皇帝大喜,分封各有功之臣。

皇甫嵩东征西讨,居功至伟,封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槐里侯,食邑八千户;朱隽讨颖川南阳黄巾有功,封西乡侯,右车骑将军;曹操随军平定黄巾有功,迁济南国相;袁绍平定黄巾有功,迁五官中郎将;袁术平定黄巾有功,迁虎贲中郎将;孙坚有功,拜为议郎,入朝为官;刘备平定广阳韩忠,又随皇甫嵩征张角有功,皇帝本欲大赏,后有慎侯大将军何进进言,曰刘备年少,才气无双,又是宗室,再行升迁的话,只怕非是社稷之福。皇帝沉吟良久,封刘备为蓟侯,仍领广阳太守,又有诏书旨刘备,言四海已平,刘备所部可多与钱物,自行散去。

刘备领旨谢恩,自往广阳而去。

时黄巾初反时,侍御史吕强上奏皇帝,言宦官干政,飞扬跋扈,宜斩张让赵忠等,以息天下怨怼,以开朝庭言路,再别选良将,代天征讨,黄巾克日可平。皇帝不听,后来张让等怨恨在心,捏造罪名,中伤吕强,皇帝大怒,命黄门侍郎带兵召吕强进见,吕强大怒,道我死了,这天下由宦官如此横行下去,必定大乱。大丈夫以忠报效国家,岂能去受刀笔吏之辱?于是自杀。张让等大喜,与皇帝道,这吕强还不知道什么事呢,便不敢来见天子而自杀,定有奸谋。皇帝听了,下令逮捕吕强亲族,一并下狱,并抄没其家产。

又有侍上向栩,讥讽中常侍等,被张让等人诬为张角内应,皇帝下令收廷尉,害于狱中。

黄巾反后,又有郎中张钧上书,说自己听闻黄巾张角作乱天下,而百姓愿意追随他,是因为中常侍张让等人放任自己亲族子弟各据州县,侵掠百姓,害民敛财。百姓之冤情告无可告,于是才想图谋不轨,落草为寇。如今只要斩了十常侍,传首以示天下百姓,再派使者布告天下,则可不用派兵征讨而黄巾自然消散。

皇帝看了,把张钧的奏章给十常侍看,张让等大惊,于是去掉自己冠袍,辞职到洛阳典狱中请罪,又捐献钱财无数,以充军资。小理皇帝大喜,于是复召十常侍为官,大骂张钧:“你真狂得可以啊?难道十常侍便没有一个好人吗?”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