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年,平静了好一段日子的中原大地上战火再次燃起熊熊战火,先是曹操以“不奉皇命、不尊朝廷……”等理由宣布出兵讨伐袁绍,但袁绍收到这个消息时曹操已经出兵偷袭了冀州重镇邺城和魏郡……
面对曹操的突然袭击,袁绍顿时被弄了个手忙脚乱,好在他事先已有准备,将手中的大部分兵力聚集在冀州南部。但曹操这种兵临城下再行宣战的做法还是让袁绍大为光火,袁绍心中大骂曹阿瞒卑鄙,同时也暗自窃喜,曹操率先向他发难其实正合了他的心意,袁绍早就想着举兵南下吞并中原,却苦于没有出兵的借口,这回算是名正言顺了。因此,虽然还没开战就失去了先机,袁绍却一点儿也不在意,当下点齐各路兵马直奔魏郡而来。
见袁绍来势甚猛,曹操果断地将已经夺到手的魏郡放弃,转而南撤至邺城,袁绍自然是穷追不舍,两路兵马很快在邺城对峙起来。邺城下,袁绍手把车驾上的护栏大声喝骂曹操的卑鄙行径,曹操面带浅笑不急不缓地在两个城垛之间来回踱步,偶尔倚着城墙对袁绍冷嘲热讽两句,他本来就是打算出其不意偷袭袁绍,自然不怕袁绍骂他卑鄙,何况他这次出兵收获颇丰,魏郡和邺城两地的钱粮都被他收刮一空,足以养活他手中的十万大军两三个月,自己那点名声换十万大军两三个月的粮草实在太值了。
从出兵偷袭魏郡和邺城,再到果断撤退,以致现在与袁绍的对峙局面,这一切都在曹操的算计之中,对自己的智慧曹操还是挺有信心,唯一让他感到担忧的就是袁峰,曹操之所以出兵偷袭袁绍,为的就是趁袁绍立足未稳之时将其打残,进而打败,但最终的目标却是击败袁峰,当初打算出兵之时曹操也想过先对付袁峰,但想了想之后曹操就放弃了。虽然这几年来他挟天子以令不臣,实力早已今非昔比,但他明白自己与袁峰的实力相差仍然不小,先取袁峰自己肯定要吃亏。袁峰得汉中、关中等地,虽然人口比不上中原地区,但汉中等地自古得天独厚,是霸业根基所在,当年秦横扫六国,刘邦击败项目而得天下,正是这些地方兴兵起家的。而今这些地方都落入袁峰手中,曹操自然不敢小觑袁峰,他把袁峰放在袁绍之后就是想等自己击败袁绍,夺得冀州之后再与袁峰决战。
如果能夺得冀州,自己必然实力大增,到时才能与袁峰一较高下,胜算才能多一些,但也是五五开。不过自己夺下冀州却有一个前提,就是袁峰不插手自己与袁绍之间的争斗,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袁峰如果不来横插一脚那就不是袁峰了,那也枉费了自己对他的高看,曹操倒是宁愿自己高估了袁峰,但他知道那是妄想,现在抓紧时间击败袁绍才是正经。曹操独自在城上走神,袁绍却在城下骂个不停,见曹操半天没有回应,袁绍不由高声喝道,
“曹阿瞒,曹阿瞒,你哑巴啦……”
此时曹操已然回过神来,但袁绍说了些什么他却一点也没听进去,曹操倚着城垛向袁绍喊道,
“本初,十几年不见,你的声音还是这般响亮,本初你站在马车上这么一吼,这邺城内外都能听见你的声音,曹操佩服得紧啊……”
曹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说起邺城袁绍就来气,加上之前的魏郡,袁绍对曹操是恨透了,这曹操比土匪强盗还可恶,不但将魏郡的府库席卷一空,连自己屯在城中的粮草也搬光了,不仅如此,曹操还将城中官绅的钱粮截光,只给百姓留有余粮。袁绍虽然将魏郡夺了回来,但他宁肯不要这座城,单是城中那几万张嘴就让袁绍欲哭无泪。袁绍自己不缺兵粮,他自然不知道曹操手头紧得都快捏出水,见曹操在城头上得意的样子,袁绍心底顿时来气,
“曹阿瞒,我再问你一句,降还是不降?!”
曹操心说原来你问的是这个,随即在心里狠狠鄙视袁绍,心说我要投降干嘛这般兴师动众,这不是没事找事么,抬头见城下袁绍大军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城外,曹操心头忽地生出一计,当下高声向袁绍答道,
“本初容禀,此番出兵绝非我曹操的主意,当今皇上不知怎的,前几日忽然冒出了带兵打仗的主意,但皇上乃一国之君、金枝玉叶,岂能到这战场上来,所以我只能持皇上的佩剑代皇上出征,我曹操纵有十万个胆子也不敢在你本初头上动土,奈何皇上硬要我出兵冀州,兄弟我只能硬着头皮出兵。小理但我早就料到此次出兵的结果,所以率兵胡乱打了一阵,等本初你的大军一到我就撤了回来,见到本初如此强大的军容之后我更加确信我的预见,现在我后悔得紧啊!罢了,今天我曹操拼着杀头之罪也要不尊皇命了,本初,我现在就率兵撤出邺城,将这邺城拱手还给你,还望本初不计前嫌……”
“只要你答应交还邺城,赔偿我方的损失,我答应不追究你的冒犯之罪。”
曹操在城楼上说得声泪俱下,将他二人以前在洛阳共事时的经历也搬了出来,袁绍的心已然有了软化的迹象。他本来就是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曹操若是一上来就与他硬碰硬,袁绍自然是立即发兵开打,但曹操一番软语让袁绍顿时变得举棋不定。这边厢袁绍在犹豫,那边曹操心里却是笑翻了天,他哪里会将邺城还给袁绍,之所以信口胡诌这大半天,是他看到袁绍手下将士气势如虹,心想一开战必然会给自己的将士造成很大伤害,于是想出了拖延时间的法子,消磨袁绍大军的锐气。见袁绍信以为真的样子,曹操心中立即又生出一计来,当下清了清嗓子向袁绍说到,
“本初,交还邺城,赔偿你的损失,这都是应该的,但我得把话说在前头,如果你得到邺城之后还与我不死不休,你这百万大军我自然敌不过,我曹操兵败事小,辱及皇室却是大事,到时候天下人都会对你我口诛笔伐,骂我曹操没用,说你袁本初欺君罔上……”
曹操的话正中袁绍软肋,袁绍虽然不像袁术那般自视高人一等,但四世三公的光环一直是他心中的骄傲,加上这些年被人推崇备至,对自己的名声袁绍尤为爱惜,稍作沉吟之后便向曹操说到,
“也罢,念及昔日旧情,你虽不仁,但我却不能不义,看在当今皇上的面上,你我之间的恩怨择日再算。小理我即刻下令大军后撤十里任你撤退,但你要将邺城原封不动地还给我,留下邺城和魏郡两地的所有物资然后退走,一个时辰之后我再率大军前来,倘若到那时你还未撤走,我便立即发兵攻城,你可别怪我翻脸无情,撤!”
见袁绍撤得如此干脆,曹操口中犹有一番说辞仍未使出来,但这个结果却是最好的结果。眼看袁绍大军渐渐退去,曹操身后的曹洪忍不住开口问到,
“主公,这邺城是将士们千辛万苦打下来的,真要这么白白还给袁绍?”
“嘿,子廉,我几时答应过袁绍要将这邺城还给他?”
曹操嘿然一笑,曹洪顿时明白曹操是在用缓兵计,回想一番自家主公的确没答应过袁绍要将邺城还给他,只是说应该还,但没有说要还,诸将顿时明白曹操的意思,见曹操三言两语就让袁绍几十万大军乖乖后撤,个个对曹操佩服不已,曹操可无暇享受众人的敬佩之意,转过身子向诸将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