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峰在长安一面整兵安民,一面却积极地准备着进兵汉中的事宜,但他派去汉中的细作所返回来的消息却让袁峰大吃一惊,张鲁居然在汉中大肆扩军。小理不止如此,汉中各地的守军相比以前也增加了一倍有余,尤其是汉中第一险地阳平关,更是由张鲁的心腹将领和手中的精锐驻守,原本还漏洞百出的汉中之地一夜之间变成了铁板一块,袁峰不由欲哭无泪,自己虽然想着攻取汉中,但可是从来都未曾表露出来,调兵遣将也都是秘密进行的,没想到这样还是刺激到张鲁,这下汉中恐怕就不好攻打了,袁峰立即向屋外的士兵吩咐到,
“来人,去将军师给我找来。”
袁峰很快将郭嘉召来,后者似乎也知道了汉中的变故,一脸凝重地来到袁峰面前,
“主公,”
“唉,奉孝,汉中的变故想必你也应该知道了,张鲁居然抢在咱们动手之前作好了一切准备,这回怕是要啃硬骨头了……”
“主公,既然张鲁已经作好了万全的准备,主公何不暂缓对汉中用兵,先将其他地方攻打下来,到时候张鲁孤掌难鸣,必然会自动归降。”
郭嘉的话让袁峰眼睛一亮,若是能逼降张鲁自然是好事,但仔细一回想之后袁峰又觉不妥,于是向郭嘉说到,
“奉孝,我打算强攻汉中!”
袁峰此言一出,原本以为袁峰会同意自己建议的郭嘉顿时一阵错愕,不等郭嘉相问,袁峰就接着说到,
“奉孝可是疑惑我为何要与张鲁硬碰硬?”
郭嘉点点头,兵法之中与敌人硬碰硬往往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样即使获得最终的胜利,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局面,郭嘉自然愿意选择避实就虚,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袁峰却有他自己的打算,
“奉孝,我们若要逐鹿天下,手中怎能没有一只百战之师,但真正的百战之师不是从校场中训练出来的,而是从战场上,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我们之前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从未经历过攻坚战,而若要谋取天下,攻坚战必然不可避免,我决定拿张鲁的军队来为我们练兵,一来张鲁偏安一隅,士兵未见得都是能征善战之兵,但又不乏战斗力,正好拿来练手;二来汉中离长安很近,放着张鲁在旁边我们怎敢全力远征。小理所以,汉中不但要打,而且要虎口拔牙,一振我军的士气……”
“主公说得是,郭嘉必然全力相助主公。”
“好,眼下正值酷暑季节,不宜用兵,等到秋凉之后我们再挥师南下,会会张鲁……”
袁峰在长安积极整兵备战,夺了天子的曹操也没闲着,曹操果真如荀彧所说的那样,将天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他以天子的名义号令自己周围的势力互相攻伐,但有不从者曹操便携天子剑亲自引兵讨伐,短短数月之内就将自己的地盘扩大了几倍有余。不仅如此,曹操分别以天子和他自己的名义连发两道求贤令,广招贤才,前来投靠的士族子弟和寒门子弟不计其数,曹操的实力迅速提升……
许昌皇宫气势非凡,自从将天子和百官接到许昌后,曹操迅速为汉献帝刘协盖好一座气势恢宏的皇宫,但只有刘协自己知道,这座皇宫的主人并不是他,而是曹操,他更像一只被关在笼中的金丝雀,出不得宫门半步,而且连上茅厕都有人盯着,可怜刘协虽为汉帝,但每日都活得胆战心惊。小理
皇宫之中,汉帝刘协和百官齐聚一堂,当然少不了坐在汉帝旁边的曹操,朝中的百官心里都清楚,虽然朝堂议政是和皇上商量,但到了拿主意的时候那都得曹操说了算。待汉帝和曹操都坐定之后,小黄门尖着嗓子喊道,
“天子上朝,有事即奏,无事退朝!”
之后不少文臣出列禀奏了一些赈灾安民之类的不痛不痒的事,曹操坐在一旁不吭声,刘协只能壮着胆子自己做主。等到戏志才出列禀奏时,曹操顿时来了精神,戏志才要禀奏什么曹操当然知道,因为这都是他吩咐戏志才做的,只见戏志才持着玉牌来到正中央向刘协说到,
“启奏陛下,我大汉立国数百年,能数次于危难之际而乾坤扭转,都赖历朝皇帝英明和文武的效命。自古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如此才能昭示朝廷的天威。并州袁峰,冀州袁绍,此二人各驻守一方,保境安民,可谓是功不可没,臣恳请陛下册封此二人,以激励天下臣民为国效力……”
“爱卿所言极是,但袁峰已为前将军,袁绍虽未得到赐封,但此人曾自领大将军之职,不知爱卿要朕如何封赏这两人?”
“陛下,袁峰袁绍为大汉鞠躬尽瘁,与叛贼董卓周旋,挽救大汉于水火,更有袁峰在诸侯盟散之后仍与董卓势不两立,数次兴兵伐董,此二人功在社稷,不得不赏,臣恳请陛下册封袁峰为我朝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以示天恩!”
戏志才的话一说完,群臣顿时议论纷纷,有反对也有赞成的,刘协不由陷入为难之中,他自己清楚,册封大将军和太尉这等大事可不是他能做主的,于是向一旁的曹操问到,
“不知曹将军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