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向上人生

第一章兴兵伐董袁峰出兵(1 / 2)

初平元年正月,此时董卓专权的时日尚短,但其倒行逆施之举已然惹得人神共愤,百姓怨声载道,京师之中的文武百官更是敢怒不敢言,各地举兵反叛者不计其数,不过起兵的大多都是小打小闹,或者要么孤掌难鸣,讨伐董卓的行动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无形中滋长了董卓的气焰,于是更加肆无忌惮了。

就在董卓在洛阳为所欲为,天下诸侯莫不切齿痛恨之时,有两人站了出来,此二人正是曹操和袁绍。曹操之前在洛阳行刺董卓,虽然事情最终败露但曹操却由此名声大震,天下人差不多都知道曹操这么一号人。逃回老家的曹操随即开始招兵买马,现在声势已壮,于是带领宗族士兵五千人在陈留起兵伐董,陈留太守张邈等人立即响应。与此同时,因公然顶撞董卓而被迫逃到渤海的袁绍也发表了讨伐董卓的檄文,檄文中痛陈董卓的罪状,号令天下诸侯群起而讨之。袁绍出身名门,响应他的自然也有不少人,冀州牧韩复就是其中之一,为此韩复不顾手下人的反对,让袁绍引兵在邺城驻扎,同时还为袁绍供应粮饷,曹操和袁绍一南一北各领一众诸侯遥相呼应,共同起兵伐董……

这两人在关东起兵伐董,一时间风头无两。在并州的袁峰也想站出来讨伐董卓,耐何并州境内的事情将他忙得焦头烂额,特别是并州境内的民族冲突,来到并州之后袁峰才知道什么叫众口难调,任他安排得如何周到,任他如何心怀仁慈,但并州境内的胡汉冲突却从未停止过。在云中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虽然也会有冲突,但与并州相比真是小菜一碟,并州更像一个民族大杂居的熔炉,汉人,羌人,匈奴等民族互相交错在一起,一有矛盾是谁也不让谁,谁也不肯吃亏,轻则流血冲突,重则以命相搏,连荀彧这种老好人偶尔也会被这些事情惹出真火,何况袁峰这些年轻气盛之辈,要不是荀彧和徐庶苦劝,袁峰早就下令驱逐那些不听话的蛮子了。

“将军,急报!”

就在袁峰和荀彧等人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冲了进来,众人顿时停下手中的事,一个个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心头想的都是一件事——莫不是什么地方又出了乱子,这也难怪,这些天袁峰等人接到的急报大部分都是讲什么地方又出了乱子的事,也难怪他们都想到一处去了。袁峰从士兵手中接过书信拆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然后向正伸头看着自己的众人说到,

“诸位,这回的确是出大事了,天下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眼下各路诸侯正在会盟,我大哥袁绍和曹操都邀我前去会盟,你们说我们是去还是不去?”

袁峰说完往左右一看,众人脸上都是跃跃欲试的表情,张飞和丁茂首先站出来赞成出兵,没等丁茂说话,张飞就扯着大嗓门大声说到,

“去!当然去了,主公,俺老张早就看董卓和吕布那厮不顺眼了,眼下正好趁此机会揍他们一顿……”

张飞的话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特别是丁茂,只见丁茂脸上仇恨交织的神情就知道,这家伙也恨不得马上就让袁峰出兵。袁峰回头一看荀彧,后者正老神在在地翻阅书简,袁峰见了不由一笑,这个荀彧,到这种时候了居然还坐得住,

“文若,你觉得呢?”

“呵呵,主公心中不是早有定论了么?”

“哦,何以见得?”

“主公在看完这条急报之后浑身散发出强烈的战意,如果不出兵,这战意又从何而来……”

荀彧笑着向袁峰说到,后者一阵惊讶,真是什么事都难瞒过荀文若的一双眼睛,荀彧一语道破袁峰的决定,这下大家都知道袁峰要出兵了,袁峰却又皱着眉头向荀彧说到,

“文若,出兵伐董,匡扶汉室,此乃我辈之人当仁不让之事,但眼下并州却让人放心不下啊……”

“呵呵,主公不必担心,并州虽然时有动乱,但尚不足以动摇根基,胡人之所以暴乱,所图者无非一个利字,只要与之以利,再加上主公那民族融合的政策,并州平复指日可待。小理但董卓之祸却是燃眉之急,祸及天下百姓,不得不除啊,而且讨董乃是义举,主公发兵讨董上合天意,下顺民心,还可得人心,万不可因小而失大,舍此大义啊……”

“恳请主公起兵!”

荀彧说完之后,大厅之中再无反对出兵之人,诚如荀彧所言,袁峰在拿到这份急报的一瞬间就已决定要出兵会盟了。天下诸侯兴兵伐董,这可是一件盛事,虽然最终以失败收场,但这可是诸侯之间互相摸底的好时候,袁峰欲在这个乱世立足,当然要知己知彼。退一步讲,如果能就此除掉董卓自然是好事,当然袁峰知道这只是自己的一种奢望,眼下董卓气数未尽,天下诸侯无一是其敌手,唯有同心协力才能战胜董卓。但要做到这点实在是太难了,不说别人,就是袁峰自己都舍不得将所有家当拿出来对付董卓,恐怕谁也不愿做这种杀鸡取卵之事,

“好,传我命令,明日出兵前往酸枣,与各路诸侯会盟!”

众人闻言立刻退下准备出兵事宜,袁峰向荀彧和高顺两人说到,

“文若,高顺,并州就交给你们了,另外,文若你尽快想办法通知洛阳的钟繇和陈琳,让他们撤出洛阳,以免日后有什么不测,同时告诉他们去一趟袁家,凡是袁家人愿意离开洛阳的都想办法带出来……”

这场战争暴发以后洛阳将遭遇什么袁峰最清楚,袁家是什么命运他也知道,这样的安排也是念及他父亲袁志的感受,当年袁峰曾经答应袁志尽量保全袁家,现在只能尽人事而听天命了。小理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