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向上人生

第九章 云中大治 鲜卑来袭(1 / 2)

是岁,大汉的北方早早就进入冬季,到处都是北风凛烈大雪纷飞的情景,遍地银妆素裹。

云中,凭借从并州借来的粮食,加上周围各个少数民族部落的接济,云中的百姓都分到了足以度过这个冬天的口粮,袁峰又使人就地采煤,并教会大家如何用煤炭取暖,确保云中百姓安然过冬,云中上上下下对袁峰这位新任太守无不感恩戴德。在朔风和大雪的肆虐中,新年悄然而至……

云中太守府,袁峰和自己的一众手下聚集在屋内,跳跃的炭火将屋内熏得暖烘烘的,屋外却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呵呵,公子,瑞雪兆丰年,来年必定风调雨顺……”

“哈哈,文若,借你吉言,希望来年真的会大丰收,不过光靠天还是不行,我们得靠自己,靠全云中的百姓!”

袁峰第一次在洛阳之外的地方过新年,北方气候严寒,不像在洛阳那样有不少人涌上街头庆祝,大家都待在屋里围着火炉。袁峰的手下全都是一帮爷们,平时都住在太守府内,这种时候自然也聚在一起天南地北聊个不停,

“文若,云中的百姓情况如何?”

“很好,虽然每家每户分到的粮食有限,但度过这个冬天没有问题,大家对我们云中太守府都很感激……”

袁峰心想能不感激么,吃的穿的我这个做太守的都一手包办了,做官能像自己这样恐怕少之又少吧,不过这些人吃了不能白吃,拿了也不能白拿,自己花这么大代价养着他们,为的就是来年让这些人帮自己耕种云中的土地,

“文若,你看看这个……”

袁峰从手边拿起一个卷宗递给荀彧,荀彧看完之后有些震惊地看着袁峰,袁峰心里忍不住得意,总算让这位处变不惊的智者也震撼了一把,

“公子?”

“呵呵,文若觉得这份《屯田手记》如何?”

“高明至极,如果能够顺利实施,云中的粮食从此无忧……”

袁峰给荀彧的就是他整理出的屯田方法,加之在洛阳试验后的经验,这份《屯田手记》也算得上比较完备了。当知道这份手记是袁峰整理的之后,荀彧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些日子在袁峰左右,荀彧对袁峰脑子里冒出来的新奇想法早已从开始的吃惊变为现在的习惯了,当下荀彧将自己的一些见解也提了出来,这份手记也算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了。

新年之后,云中的百姓还安安稳稳地待在家中,袁峰和一众手下早已忙碌不堪,屯田是件大事,马虎不得,为此袁峰和一干手下制定出严密的计划以及奖惩措施,每个时代每个地方都不乏好逸恶劳者,之前自己做的这些恐怕会滋生不少懒惰情绪,到时候肯定会出不少问题。大家要都以为自己这个云中太守年幼无知,那就大错特错了……

终于,云中等来了春耕的时候,当土地解冻之后,云中百姓有的自觉从家里走出来劳作,有的却窝在家里不肯出来。

就在这时候,云中太守发出的垦荒令吸引了所有百姓的目光,垦荒令规定:凡云中籍者,只要能够开垦一块土地并连续耕种十年,这块土地就永远归耕种者所有,而且两年之内无需向官府纳粮,之后每年按收成的三分之一向官府上交,这道命令让所有百姓热情高涨,纷纷地选择自己的土地耕种,袁峰的政策初见成效,之所以这么顺利是因为云中的地主豪强差不多都被鲜卑吓得不敢回来,土地大多成了无主之物,袁峰这样做没有一个反对声音……

之后,在惩戒了个别好逸恶劳者之后,袁峰率领自己的大军亲自参与屯田,连太守大人和他的部下都参与劳动,云中上下顿时没有一个敢于偷懒的,大家都对那些懒惰者嗤之以鼻。

一块块废弃的田地再次被开垦出来并种上了小麦,袁峰又命人将人畜的粪便等倒入农田之中,百姓虽然抵触但还是照做了,对袁峰的决定他们都自觉拥护,因为他们发现这位年轻的太守还没有做过什么错误决定,反倒是袁峰的每个决策都让他们受益不少。人畜的粪便可是天然的肥料,这个时代种地完全是靠天吃饭,根本就没有施肥一说,但袁峰对这方面却是知之甚详,在这些交流中与云中百姓的关系更加亲密。此外,袁峰还挑选出身强力壮者,忙时让他们务农,闲时却在高顺的带领下训练,并把这支队伍取名屯田军,战力强者可加入袁峰麾下的军队,家属可享受云中太守府的优待,一时间云中人人斗志昂扬。

与此同时,荀彧等人也没有闲着,云中城年久失修,荀彧忙着组织人对云中城进行修葺,谁也不知道鲜卑蛮子什么时候会侵入云中,坚固的城墙总能让人放心不少,同时还督人打造兵甲,以备将来之用……

时光飞快流失,这一年云中的确风调雨顺,在袁峰和云中百姓的努力下,云中境内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每个云中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对太守袁峰也就更加拥戴,百姓的要求其实很低,只要谁让他们有地可种,谁给他们带来吃穿,他们自然就拥护谁。

云中获得大丰收袁峰自然是最高兴的,但他还没有兴奋多久就让一件事给弄得浑身冰凉,荀彧使人传来消息,鲜卑南下了,目标就是云中,让袁峰赶紧回去主持大局……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