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绝

第二章 蔡琰荐主(2 / 2)

裴诚怔怔的看着蔡琰,忽然问道:“既然如此,请问小姐,我该如何施展手脚呢?纵然我便是不在乎这黄巾军的贼名,小姐也不在乎这贼名,可是这天下人能不在乎么?”

蔡琰切实的从裴诚的身份为他着想,沉吟道:“莫如从事一方诸侯,必能成全将军胸中朗朗乾坤。”她将心中所想默默过了一遍,喃喃道:“纵然蔡琰明白将军的抱负,可是也难逃这天下悠悠众人之口,众口铄金啊。若是将军择一方诸侯从事之,一来可伸心中抱负,二来可掩将军从贼之名,三来……”

“小姐不必说了,我都明白。”裴诚听到她的第二点,心中又来气,冷冷的说道:“小姐见识不凡,不如推荐一二主子,让我去投靠,这样岂不痛快?”

蔡琰没有注意到裴诚的自嘲,认真的想了想说道:“天下诸侯,无出冀州袁绍之左右。其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三洲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将军若能事之,定能青史垂名。”

裴诚冷笑道:“人家既是四世三公,难道还会瞧得上我这样一个黄巾余孽么?何况便是他能容我,其人碌碌庸为,少谋寡断,不是用人之人。”

心中却是叹息,蔡琰纵然见识不凡,却也难知数年之间,这天下间最大的诸侯将会在官渡之战一败涂地,最后身死异地。几个儿子更是相互攻伐,弄得身首异处。

蔡琰想了想又说道:“淮南袁术,兵粮足备,素有大志,可为将军所用?”

裴诚笑道:“不错,他倒是有大志,却无眼识。我知道他素有称帝之志,其志不可谓不大,可是当今天下仍属大汉。虽然朝堂坏死,可人心仍然向汉,这袁术,嘿嘿,是名副其实的‘壮志未酬身先死’啊!”

“壮志未酬身先死?”蔡琰忍不住又喃喃念道了几遍,叹息道:“蔡琰自问也读过几天诗书,可是和将军比较起来,哪里得来半句如此发人深省的句子来?”

裴诚暗叫惭愧,凭自己的本事哪里能得来这般精彩的句子?都是剽窃来的。心中暗暗打定主意,日后千万要谨慎,不可坏了后人的文风。连忙转换话题问道:“不知小姐还要给我推荐何人?”

蔡琰想道:“有一人,只身持刀行刺董贼,虽不成功,却能回乡振臂一呼,聚得数万甲士,又极能纳贤用智,短短数年之间,便雄踞兖州之地。将军若去投他,必然堪受重任,不会因身份而遭歧视。”

“小姐说的是曹操曹孟德吧?”裴诚淡淡笑道:“若是这提议早上数月,或许可行,可是现在却不能。”

蔡琰讶然道:“这是为何?”她父亲和曹操有旧,昔日在洛阳时也常有来往。蔡琰倒是见过曹操几次,知道此人雄才大略,堪当当世雄主。

裴诚淡然道:“小姐知道曹操数月前起兵攻伐徐州陶谦之事么?”

蔡琰点头,却又不解道:“但这和将军去投靠曹操有什么关系呢?”

裴诚说道:“小姐既然知道曹操伐徐州的事情,就该知道他为何要伐徐州。”他不待蔡琰说话,继续说道:“曹操的父亲被陶谦属下刺杀了,偏偏那人也如我一般出身黄巾军。此刻曹操大仇未报,恨透了我等一干黄巾余党。他曾有言: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我若去投他,不似那飞蛾扑火——自寻死路么。”

蔡琰微微皱起眉头道:“曹孟德有说过这样的话么?蔡琰怎么从未听过?”

这次轮倒裴诚一怔,心想这句名言可是曹操的金字招牌啊,后世只那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难道说传言有误?还是因为他这句话说的时日不长,尚未传开来?他摇摇头,也不去想这其中的缘由,哼哼道:“不管怎么说,这曹操是一定不能去投靠的。”

蔡琰听到他挑三拣四,不由得泄气道:“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依你说要如何?”

她之前不论是和裴诚谈论天下大势,还是乍逢大乱,都淡定自然,此刻少有露出女儿情态,倒是让裴诚瞧得呆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