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诚背了伏皇后到了李傕营中,李郭双方正在厮杀。郭汜大军不利,暂且退去。李傕便让人将皇帝皇后的车架移于郿坞,裴诚迫不得已只得跟随,一路上都在寻找离开的机会,可是自己这样离去实在是太扎眼了。而且他身边有些东西没法见光,一旦等到天亮毕将暴露,到时候被人认出这是给董卓陪葬的,自己十三人就要给董卓陪葬了,却偏偏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法子。
他情知万万不能跟李傕到郿坞,正在郁闷间,忽然周仓说贾诩来了。贾诩智谋超绝,忽然来找自己必定有事情。
贾诩见到裴诚,先是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赞叹道:“元绍之勇猛,我今天算是见识了,你伤的如此之重,竟然还能枪挑数十人,现在仍能行动,了不起。”
裴诚苦笑道:“贾伯父就是来跟侄儿说这些的么?我看自己性命都快没了,还请伯父教我。”他也不再客套,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只是隐去了盗取董卓陪葬物品一事。
贾诩沉吟道:“大司马素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如今郭汜大军就在营外,李傕却急着要赶回郿坞,这是为何?乃是他将女巫留在郿坞了,我现在就去和大司马说,让你去郿坞请来女巫相助,大司马必定允诺。此一去你便可自便……”
他微一停顿,忽然叹息道:“我料定长安成必将遭逢大乱,你带着文姬远远离开这实非之地吧。”说着不住的摇头,给裴诚说话去了。
裴诚看着贾诩离去的背影,心中一沉,忽然大声说道:“先生为何不与小侄同去?”
他成贾诩为先生,自己却称小侄,便是以子侄的身份相邀,不是请一个伯父,而是一位智者。
贾诩如何听不出来裴诚的意思?脚步略一停顿,轻轻说道:“当今乱世,群雄并起,普通之士,朝夕不保。元绍若是有心,带着我那文姬侄女寻一处安宁之所,安稳渡过这数十年,算是我这个长辈给你最后的劝诫。至于我么?”贾诩的嘴角泛起意思苦笑:“大司马于我有知遇之恩,我实难离他而去。”说罢头也不会的去了。
裴诚脑中呆呆的回想着贾诩的言语,嘴角也渐渐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安宁之所?这天下还有这样的地方么?”
贾诩不但拒绝了他的邀请,而且还跟他说的很清楚:现在大汉乱了,有实力的诸侯、英雄都开始盯上了这块天地。争天下那都是大人物的事情,你小子没事哪凉快上哪呆着去,别来瞎跟着掺和,小心丢了性命。
他讲的是实话,裴诚也许看不清眼前的细小变化,却比贾诩更清楚这天下的战乱,绝非朝夕不保可以形容,简直就是赤土千里无人烟,天下人口三去其二。
“我还是够天真啊,以为拉一点关系便能找到一个谋士相助,看来乱世之中能保全自己的还是只能靠自己。”裴诚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但有一点却清楚的感受到了:自己被人鄙视了,或者说现在谁都没有在乎他这个小人物。
东汉之末,士族阀门关系盘根错节,若是没有关系也想去和天下英雄争先,既无资本又无人脉,裴诚不但天真而且愚昧。他只看到了曹操的振臂一呼便能引得兖州英雄争先相随,却没有看到曹操在兖州的根基。便是刘备也顶了一个大汉皇叔的正统之名,方能引得诸葛之流相助,否则的话,仅凭几点眼泪是招不来卧龙、凤雏去辅佐一个卖草鞋的。
裴诚本以为自己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必能闯出一番风云来,如今看来,还是自己幻想的成分偏多了。
“实力,乱世之中只问实力,可是我要到哪里去寻找这保命的本钱呢?”裴诚一时愁眉不展。
贾诩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不多时贾诩便来传令让他领着一对人马去郿坞将女巫请来。裴诚不敢耽搁,领了十二个兄弟,挑了十几匹快马,堂而皇之的带着一车宝贝连夜出营,向北门奔去。
在出营的时候,一名宫人匆匆赶来,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人,待见到裴诚一身招牌式的丧服,顿时面上一喜,上前叫道:“将军且留步。”见到对方没有注意到自己,这宫人只得奋力向前,连声叫道:“将军留步,将军留步。”好容易将裴诚留住,仔细的辨认道:“将军莫不是就是从千万军中救出皇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