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戴蒙斯时常想,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工作比在英国做一个专业的球场DJ——特别是在你支持球队的主场——更令人感到幸福。
他不需要花俏的打碟;也不需要去控制那台拥有成千上万个按钮,复杂至极的音效器;甚至不需要像他的NBA同行们那样,整场比赛双手不停地在DJ台上翻飞。对于大卫-戴蒙斯来说,每逢比赛日,他的唯一工作就是不停地将碟片放入DJ台,让斯托克城的队歌一次次回荡在球场上。
因为他非常清楚,这些单纯率直的球迷们需要的,只是简单的、不加修饰的音乐,能够让他们表达对球队情感的音乐。
这就足够了。
不管在一天的工作之后,身体有多么疲乏劳累,不管在酒精和嘶吼的作用下,嗓子有多么干涩无力。只要斯托克城队《陶工之歌》的音乐一响起,全场两万八千名挥舞着红蓝围巾的球迷们便都会站起身来,用尽全力,齐声应和。无论是寒暑春秋,还是晴寒霜冻,在九十分钟里,歌声会一次又一次地笼罩着整座球场,没完没了地笼罩着整座球场。只要你停几分钟不放音乐,这些可爱的英国球迷就会聒噪起来。他们会不满地挥舞着围巾,用力摇晃着手中的啤酒杯,在一片激荡起的金黄色水花中,向你吼道:
“我们的歌儿呢?”
这是大卫-戴蒙斯在世界上任何一家豪华夜店都找不到的东西。
这是英国球迷的独特文化,他们是世界上最忠实的支持,是将球队视作精神信仰的人。
“我们是斯托克的陶工,我们是斯托克的陶工。我们在特伦特河游泳,我们在隆顿劳作……噢,每当比赛来临时,我们齐聚球场,为斯托克欢呼……噢,我们是斯托克的陶工,我们是斯托克的陶工……”
在全场铺天盖地的激昂歌声中,很少有球员能够不热血沸腾。
至少克里斯-特纳不会无动于衷。本场比赛出场的他显得非常兴奋,在萨利夫-迪奥和纳坦尼尔-温特伯恩双后腰战术的保护下,克里斯-特纳得以一次又一次舒服地组织攻势,指挥球队朝巴恩斯利队的防线起冲击。
无论从战术、阵型还是人员配置上来说,斯托克城队都非常适合打这种快速渗透、两翼齐飞的战术。两名后腰负责保护克里斯-特纳,用跑动、拼抢以及适时的分球为自己的组织核心创造出进攻空间。而在这其中,萨利夫-迪奥承担起了大部分就地反抢以及制造犯规的工作,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将非常懂得应该如何合理地运用犯规战术,在比赛开始的十几分钟里,萨利夫-迪奥在没有吃到一张牌,甚至没有一次警告的情况下制造了四次犯规,成功地打乱了巴恩斯利队的进攻节奏。
而另一名后腰纳坦尼尔-温特伯恩,则负责协防分边,并用自己引以为傲的长传串联中前场。拿到球之后,如果没有直接进攻的机会,纳坦尼尔便会将球分给边前卫,从边路直接组织进攻,如果克里斯-特纳拉扯出了空当,他便会直接长传给对方,由克里斯来组织进攻。两名后腰的分工非常明确,一高一矮,一快一壮,一时间,纳坦尼尔与萨利夫在斯托克的中后场竖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巴恩斯利的进攻线对于这堵坚壁毫无办法。
另外,斯托克进攻线上的其他人也各有特点,吉米-菲利普斯属于奥维马斯那样的传统速度型边锋,他的速度能够帮助斯托克迅速打开进攻空间。而在另一边,二十五岁的利亚姆-劳伦斯传中以及突破技术非常精湛,他能够通过个人能力向肋部回收或下底传中,撕开巴恩斯利队的防线。在前锋线上的里卡多-弗勒是一个既能头球攻门,也能抢点补射的新式中锋,在进攻打不开局面时,他的回撤拿球以及跑动拉扯总能为斯托克城队创造出机会。
最重要的是,由于托尼-普利斯慢慢将克里斯-特纳扶上组织核心的位置。这个十六岁的年轻人给球队的进攻实力带来了很大的提升,他既能够像古蒂或阿尔贝蒂尼这种传统前腰那样,通过良好的大局观以及出色的传球技术组织进攻,有效整合斯托克城进攻资源。也能像卡卡以及罗纳尔迪尼奥这种新式前腰,通过自己的速度以及控球技术果断插上,撕开对手的防线——在节奏逐渐加快,场上运动空间日渐缩小的今天,克里斯-特纳这种两结合的特质无疑给斯托克找到了新的进攻方法,让球队的进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两个优秀的后腰、两个速度技术俱佳的边前卫、一个高大强壮的柱式中锋,再加上一个既能前插,又能组织的中前卫,斯托克城的进攻线足以笑傲整个英冠。
排名英冠联赛中游的巴恩斯利队自然无法抵挡斯托克城队犀利的进攻,比赛开始后十几分钟,巴恩斯利队就将比赛的主导权移交到了斯托克的手上。比赛开始被慢慢纳入斯托克城队的轨道,处于被动的巴恩斯利队也只有按照斯托克的比赛节奏来打,一时间,巴恩斯利的半场险象环生。
“克里斯-特纳挑传!……吉米-菲利普斯射门!……噢,真可惜,皮球偏出了门柱。”
“克里斯-特纳带球突破,他晃过了罗布-库兹拉克!利亚姆-劳伦斯起脚传中……里卡多-弗勒的头球攻门被尼克-科尔干收入怀中。”
“克里斯-特纳的直塞球!……又是尼克-科尔干!里卡多-弗勒的铲射打在了尼克-科尔干的身上出了底线!”
在第一粒进球后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里,克里斯-特纳组织了数轮非常有威胁的攻势。出色的大局观以及非凡的创造力,让他的传球路线以及进攻思路非常飘忽,一时间,巴恩斯利队的防线完全被斯托克城队多点开花的进攻打得找不着北。而作为全场最活跃的球员,本场比赛克里斯-特纳的特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这对BBC国际体育频道收视率的提升颇有好处。
扎克-埃夫隆式的头、约翰尼-德普式的魅力、乔治-古隆尼式的绯闻……
至少看《绝望主妇》的观众们都调台了。
“克里斯-特纳的进攻组织卓有成效,位置稍稍后移的他将斯托克城的进攻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说实话,在我看来,克里斯-特纳就像是放弃本职工作转行踢球的华尔街金融家,他总知道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投资。”阿兰-希勒轻轻扣着桌子,“无论从传球技术、大局观还是团队配合意识上来说,克里斯-特纳都是英冠联赛中当之无愧的,最优秀的年轻球员。”说到这里,阿兰-希勒转头看了看身后正在高声歌唱的观众席,“在十九岁的比利-琼斯,以及十八岁的安德鲁-苏尔曼正为一线队比赛机会而愁的时候,克里斯-特纳早已经牢牢占据了斯托克城队的位置——作为一位关心足球的普通英格兰人,我非常希望布莱安-伊斯提克将克里斯-特纳调上U17国家队——别再给自己的球员留位子了,我不认为伯明翰的那个托比-奥斯曼会比经历过联赛杯决赛这样大场面的克里斯-特纳更有资格进入U17国家队。”
“看来你对克里斯-特纳非常欣赏,阿兰。”吉米-希尔摊了摊手,一脸无奈地样子,“那么,阿兰,你有兴趣将他介绍到纽卡斯尔吗?”
“当然,我很乐意。”阿兰-希勒歪了歪头,“我会致电给纽卡斯尔的董事会,请他们考虑克里斯-特纳的转会问题,我希望圣詹姆斯公园球场会迎来这样一位天才球员的身影——毕竟克里斯-特纳还没满十七岁,这可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