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新成立的商行,并不是都能打通关节的……”刘朝刚要细讲,却被朱由校给打断了。
“这次修缮海河,事关重大,朕不能容忍半点闪失,”朱由校盯着刘朝,一字一句的问道:“你可明白?”
“奴才该死。”刘朝心中大骇,连忙跪地请罪。
可朱由校却微微一笑,起身离去。独剩下刘朝跪在地上,不知所措。
“哎,”王安苦笑一声,却不得不站了出来,给皇帝擦屁股,“刘公公,还是起来吧。陛下已经走远了……”
刘朝这才恍然醒悟,忙拉住眼前的这棵救命稻草,“王公公,陛下到底是何意思?”
“什么意思?”王安乐了,“刘公公,你怎么糊涂了?陛下已经不是说明白了嘛。”
“可是,”刘朝急了,刚要和王安争辩,却突然间灵机一动,惊讶道:“陛下的意思是……”
王安点点头,拍了拍刘朝的肩膀,笑道:“刘公公一定要记得,挑一些实力强的商行,千万不要误了陛下的大事。”
刘朝郑重的一抱拳,“王公公放心,哪怕是这次挣不到钱,刘某也不敢误了陛下大事。”
“这就对了嘛,”王安满意的笑了笑,“陛下已经下旨,让各省申报项目,咱家以为,这些项目也会采取招募制。刘公公挣钱的机会,多着呢。”
“多谢王公公指点。”刘朝连忙向王安致谢。
“对了,”王安突然想起一事,指点道:“陛下已经拟好旨意,等娘娘临盆之时,便册封张国丈为太康伯。”
“太好了,”刘朝会意,连忙喜道:“若是那家商行找不到三家发起人,正好请太康伯出面……”
王安淡淡一笑,“那就有烦刘公公操心了。”
被王安强行塞过来一个张国纪,刘朝只觉得一阵恶心,却不敢得罪皇后娘娘。无奈之下,刘朝只好四处奔波,帮着信王等五位贵人找挂靠的商行。
可仔细一打听,刘朝便傻了眼。工部是把工程分了十余份,可也架不住僧多粥少啊。
勋贵那边的英国公、成国公等等,外朝的方从哲、沈飗等等,就连宫内,也有王安等人,或大张旗鼓,或隐居身后,都是想在海河河工中抢块肥肉。
无奈之下,刘朝只好串家走户,连续和众人进行磋商。在许下众多承诺后,才最终达成协议。可是,原计划的五家商行,却削减成两家,三位公主一家,信王则和太康伯一家。却总算在海河河工中,猎取一份利益。
可是,当刘朝向皇帝汇报自己的辛苦时,却看到皇帝一脸戏谑的看着自己,“……难道,你就没有想着给自己留一份?”
刘朝一阵无语,却追悔莫及。最后,还是皇帝仁慈为怀,在信王和太康伯的份额里,给他留了一份,才安慰了他受伤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