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风万里

第九十五章 舆论忽变(2 / 2)

又想了想,朱由校便转向魏忠贤,问道:“这个叫李攀的户部给事中,是什么来历?他的背后,又是何人?”

“户部给事中李攀,”魏忠贤稍一沉吟,便回道:“如果奴才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李攀应当是前漕运总督李三才的长孙。”

“李三才?”朱由校和王安齐声惊道。

原来,这李三才是通州人,东林大佬。此人诡计多端不说,还善于收买人心。在万历年间,东林党力图推选李三才从地方直接入阁,闹得声势极大。只是因这李三才贪图财货,崇尚奢华,才被反对党抓住把柄,撵下台去。即便如此,李三才在士林中名望还是极高,南方进京的士人通过通州时,都要到他府上拜会。朱由校第一次增补阁员时,还有人提议他入阁。

“陛下,这李三才可不容轻视啊。”王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便急急忙忙的奏道:“这李三才虽为东林大佬,却非良善之人。此人极善于发动舆论,又常以乐善好施、仗义疏财面目出现,在士林声望极大。前些年,他被人弹劾之时,竟然有数千人营救……”

朱由校摆摆手,示意王安不要再说。其实,朱由校对李三才印象颇深,也曾查过他的履历,知道他便是以弹劾万历皇帝起家的,当初李三才的一封奏疏,把万历皇帝骂了狗血喷头,却给自己换来了刚正不阿的名声,并借此一路青云直上……

‘没想到,当初爷爷借着忙皇帝起家,骂了朕的皇爷爷。如今,孙子又想比葫芦画瓢,拿朕开刀。’朱由校心中一阵恼怒,对李三才家族更是不满。‘难道你们李家,就以为朕真的好欺负不成。’

不成,一定要反击,朱由校狠狠的想道。“魏忠贤,这李攀可曾有什么过失在厂卫手中?如果有,就把那些过失都等到报纸上去,让他们李家也尝尝千夫所指的滋味。”

“奴才遵旨。”魏忠贤大声应道,心中却想着,李攀李小子,就是你没有错处,咱家也要好好帮你寻找一下。你们这些清流,不常说,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心中想到得意之处,却对皇上开办报房的主意愈加佩服起来。

王安在一旁莫不出声,他虽然和东林交好,可毕竟是中官的老祖宗,岂能在这关键时刻站不稳立场。可又不好对皇上的这个阴狠手段表示赞许,只好装聋作哑、视作未见,任由魏忠贤在那里暗自算计。

曹化淳见自己又成了路人甲,被皇上、王安等人视作空气,心中一阵伤感,忙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自以为的好主意,“陛下,魏公公宣扬李攀罪状,难免会惊动李三才。要不,奴才带人去通州查探一下,寻了李三才一个不妥,直接把他下狱,岂不省事?”

这番话听的朱由校、王安齐翻白眼,这李三才的错处,岂是你一个未出宫门的中官能轻易查办的?再说,堂堂一国天子,派亲信宫人去寻找臣子过失,岂不惹人嘲笑?

不料,曹化淳的这番话,却提醒了魏忠贤,他迟疑道:“如果是李三才的错处,奴才这里倒是有一件,只是还拿不准是不是和李三才有关……”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