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

第一百三十三章 鲍勃桑顿北行记(三)(2 / 2)

军车很快就把我们一行人拉到一处用帐蓬临时搭建起的军营。从车窗向外观查,营区内的军人并不多,但都显得很忙碌,上校对我们介绍,现在一部份士兵在市区进行监控和喷洒消毒药剂,另一部队则在休息。

下了车上校将我们带到一处白色帐蓬前,上面有一个红心型标志上面有一个绿点,而心型标识中空的地方向一只和平鸽。这是北疆医疗标志,远看就像是一个人用双臂抱起一只和平鸽。这个标志的创意真是态神奇了。

“噢!到了,这就是你们暂时住的地方,这里是木柴,取暧用的。这里位置不错,离食堂不到30米,现在实行分餐制,饭菜要打回各自的营帐,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剩余的食物要交到统一的回收点进行处理。我的指挥部在东北方向50米处,外面有岗哨,有什么问题可以到那里找到我。我有什么事情也会派人来通知各位,请不要在营区内随便乱走,以免发生传染危险。

明天就会有疫控指挥中心的人来接各位进入疫区,就这样吧,派个人和我的士兵一起去打饭。我还要去接收一批物资,就先失陪各位了!”说完话上校便转身离开,从这位上校身上带有的军人作风来看,让我联想起他在战场上会是一幅什么样子!

显然上校先生说走就走的处事风格,让医疗队的人有些不知所措,大家在营外站了一会被刺骨的寒风一吹,才觉醒过来,飞快的钻入营帐内。营帐的中心位置有一个红彤彤的火炉,散发着阵阵热量,驱逐着大家身上的寒气。

我决定跟随这支医疗队的后面采访,毕竟他们也算是外来人,视角上有着一定的相同之处,队长伍先生曾留学英国,在语言沟通上不存在问题。至少在医学专用术语上,他比我的随行翻译王仕强更可靠一些。这也是让我值得的一件事情!

来到北疆这两天,我发现用到翻译王仕强的地方并不多,似乎这里的人大多会一点外语,而会英语的人更是占了其中的四成。这里的清国人见到我这样的外国人,也不象清国其他地方的人那样卑躬屈膝地样子使人难受。北疆人热情、自信、友好、心胸宽广、让人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亲近。

唯一让我还有些不太理解的就是,这里的人对于他们的秦王殿下有的那种莫名的崇拜情绪。似乎更向是一种宗教性的——狂热!

“伍先生这里的天气真是够冷的。呵呵,贵国有句话叫做‘十年修得同船渡’即然我们有缘同来于此,也算有缘,我想跟你们医疗队一同行进,能更加深入的进行采访工作!”

伍队长听了我的提议后考虑了一会才说道:“好吧,但我有个要求就是你的采访不要打扰我的工作!”

“那是当然伍队长,救人是第一位的,就像这里人常说的一句话‘以人为本’吗!”

伍队长似乎满意我的回答,各我笑了笑:“鲍勃先生很高兴能与你一同共事。我先来介绍一下我的队员给你认识吧。”

经过一翻谈话,这时我才弄明白,这支医疗队是受了大清国摄政王的命令前来北疆进行救治工作,队员都是清国天津陆军学堂医学部中选出的人员,大多是伍连德先生的助手或是学生,不过他们的医疗实力还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伍先生他在大英帝国最高学府牛津大学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想到这些我立刻对伍队长展开了自己的工作。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