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俄罗斯帝国还向东部地区转移了大量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撤退到东部地区的医院床位共计接近40万张。
俄罗斯帝国生产力的东移和恢复生产,对于增强军工生产能力和保障能力,保证前线部队的作战需要,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工业生产力的重新配置,从根本上改变了俄罗斯帝国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
在乌拉尔地区,建立了生产各种武器装备和动力设备,无线电台,轴承,电缆及橡胶制品的工厂,成为俄罗斯帝国在战时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基地。其提供了俄罗斯帝国62%的铁,50%的钢,大部分的化学产品和有色金属产品;提供的军工产品占全国的40%,其中中型坦克占60%,重型坦克占100%。
伏尔加地区建立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工业规模,提供的飞机数量占全国的33%。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工业规模也相当的可观。
在农业方面,大大小小的农庄和农场对支援前线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它们向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食,肉类和其他农副产品。在东部地区,播种计划都是超额完成的,仅在乌拉尔以东地区就新开垦了30万公顷的耕地。
为了有计划的合理分配劳动力资源,俄罗斯帝国成立了劳动部,专门负责劳动力的登记与分配。在劳动部成立的半年之内,就从地方工业,服务行业,工艺行业,公用事业和未就业人口中为军事工业调配了12万人。还动员了50万家庭主妇和36万名学生参加各种劳动。
在战争开始9个月之后,俄罗斯政府颁布了新的法令,居民必需品必须凭证才能供应,大大减少了粮食和其他物资的浪费与消耗,同时也取消了造成社会不稳定的投机商们的生存土壤。
面对侵略军铁蹄的践踏,俄罗斯民众的爱国热情空前膨胀。他们用义务劳动和无偿捐赠支援军队作战。军工厂的工人们一天12小时的工作,每周工作5天,剩下的2天中机修工维修保养设备需要1天,剩下的一天工人们照样工作12个小时,但将那天微薄的报酬都捐献了出去,用于为军队购买所需物资。
此外,民众捐献的国防基金达到了一个超乎想象的数额——4.5亿卢布。同时,农民们捐献了上万吨的谷物,数千吨的牛奶和乳酪,以及大量的蔬菜和其他农副产品。
在科技战线,科学家们与工程人员提出,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战争尽力。科研机构努力尝试解决军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许多科学家直接进驻企业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在俄罗斯帝国动员了所有的力量之后,自德军入侵以来一直直线下降的工业产能终于开始止跌回升。德军的三板斧在施展完之后似乎再也找不到当初的魔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