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苍茫

一百六十四章. 不作海盗?(2 / 2)

1842年,港督璞鼎查还专程拜会了闽浙总督,商讨海盗问题。璞鼎查随后下令,除非海盗们当场攻击英国商船,英国海军不应主动攻击任何海盗嫌疑船。璞鼎查也向大清钦差大臣耆英保证,英**舰将不会主动干预任何中国船只,这等于是公开宣布英国海军与中国海盗“井水不犯河水”。英国政腐“只扫自家门前雪”,将打击海盗的范围严格限制在香港海域及公海,如果海盗逃入中国海岸3海里内,根据当时的国际惯例,这就是中国的领海,英军便不再追击。

与港英当局的无能相反,海盗们却越来越专业化和产业化。从香港当地的中英商人处得到军火接济,也通过商人们销赃,甚至在商船队和政腐机构内都安置了内线,刺探各类情报,令官方防不胜防。英国虽然明确要当“鸵鸟”,但现实威胁却令各地的领事们纷纷请求军方出兵攻击海盗,中国地方官也多有所请。盛情之下,英军多次出动,抓获海盗后都引渡给中国官方。

随着英国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果实”消化妥当,其在远东的地位更趋巩固,对付中国海盗的态度也转趋积极。英国外长巴麦尊竭力主张在中国沿海保留一支小型舰队,由中国方面支付开支,专门协助中国对付海盗。海军部同意在中国驻守军舰,但坚决反对为此向中国要求补偿,因为那只会给中国官员增加**的机会,他们建议英国财政部“自费剿匪”。

太平天国起兵后,大半个中国陷入动荡,海盗们浑水摸鱼,死灰复燃。广东的内河航运几乎完全瘫痪。上海方面也倍受骚扰,怡和洋行的上海总代表培西佛报告说:“海岸线受到海盗们的严重骚扰,散货航运与鸦片一样受到了严重影响”。大量欧洲人加入了中国海盗团伙,对外商船只的袭击日益增多,他要求香港公司立即向英国海军求援。

英军在广东、福建、浙江等地,都与海盗发生了交火。在这些围剿行动中,英国政腐和军方大力寻求清政腐的合作,在他们的要求下,广东方面派出了一名高级军官,率领战船,参与联合行动。随后,5个通商口岸的总督都派出了高级军官协同英军作战。即使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军在华北互相厮杀,在东南和华南却并肩作战,亦成为战争史上的奇观。

海盗们尽管遭遇了重创,却化整为零,大规模的劫掠行动虽然没有了,但小范围的骚扰却更为频繁。根据《中国邮报》从香港警局获得的消息,海盗们的战利品有时是10000元现金,但有时只是3000个鸡蛋或3担家禽。一次,海盗们通过绑架怡和洋行的员工,成功地勒索到了150箱鸦片,这是他们比较重大的收获。

在英国官方的积极策动下,清政腐于1863年决心从英国进口一整支舰队,以对抗海盗和太平军,这就是著名的阿思本舰队。但因英国方面想攫取该舰队的完全指挥权,清郑辅在疑惧之下,中途放弃了该计划。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舰队、也是中国的第一支现代化海军,沉没在政绩的口水战中,现在成为了名义上大清藩属的兰芳舰队的一部分。

在中英联手打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大股海盗均被扫平,零星小股则向南海转移。但随着兰芳暗中召集的廖内岛上群盗会盟,使日趋平缓的南海局势尤其变的复杂。形成海盗联盟的协调行动,使得南海以及周边的西方商船陷入困境,尤其是作为英国长期对手的荷兰,以及西班牙、葡萄牙,甚至俄国、法国商船屡遭劫掠。

他们先是很友善地出现,如果发现你的船没有抵抗能力或不如他们的,他们就会趁机行动。海盗势力迅速膨胀起来。随后的三年内,大量的客船和货船被袭击,如果没有武装精良的外国船只同行,中国商人也拒绝出海。

香港的《中国邮报》更是毫不客气地指责,海盗越剿越多,完全是英国人咎由自取:一方面是英国海军玩忽职守,剿匪治标不治本,留着海盗好发奖金;另一方面,港英当局贪图经济利益,滥发船照,一些海盗船也堂而皇之地领到了执照。

《中国邮报》尖锐地指出,英国政腐对鸦片贸易的无耻激励,正是导致海盗猖獗的根本原因之一。英国首任驻华公使卜鲁斯批评说,香港殖民地的惟利是图和急功近利,已经令香港成为海盗的大后方。

英国全权谈判代表额尔金,在亲眼目睹了英国战舰追击中国海盗船后,反省道:或许正是英国政腐直接发放奖金的做法,刺激了英国人采取粗暴的手段,甚至逼良为娼、拥寇自肥,制造出更多的海盗。

1858年,中英签订了《天津条约》,第52款则规定:“英国师船,别无他意,或因捕盗驶入中国,无论何口,一切买取食物、甜水,修理船只,地方官妥为照料。船上水师各官与中国官员平行相待。”这一条款意味着,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英国海军终于打着反海盗的名义,得以自由进出中国港口。

随后,在清廷与美国、法国、德国、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匈帝国等签订的条约中,都同样列入了反海盗条款。在海盗的“带路”下,大清国海防对列强们大开门户,这是反海盗战争带给强国的巨大收益。

作为英国“友好盟邦”的南洋联邦,和英国殖民地的布鲁克王国联合组建的商队,也和英国签订了协议,可以在同时也悬挂英国国旗的情况下,进入英国舰船可以进入的中国水道和港口。

这在闽粤各地都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在横琴岛出了事。横琴岛本来就是半渔半盗的聚居地,连葡萄牙人都奈何不了的凶蛮之地,联邦的商船可能也没把横琴岛民放在眼里,擦边溜沿的从横琴岛过来过去,那还不叫人盯上?

刘玉振倒是坦然,一仰头,郑炳勋就派出了战舰。这边转身就像香山县和两广总督递交了公文。香山县当然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什么,县里哪有能力管得了横琴岛呀,两广总督也冠冕堂皇的发了文书,着县署派员剿灭。

香山县接到文书,连哭的心都有,剿灭?我还想多活几天呐!联邦军倒是来了消息,愿意协助剿匪。香山县也知道,那是有代价的,该不会就是惦记横琴岛吧?管它呢,先剿了匪再说,真要是南洋人想在横琴岛上移民,那也是朝廷的事,眼下联邦人的货被抢了,告到总督衙门,剿匪是躲不开的了。这么着就请联邦出了兵。

谁知道,这一下反而闹得更大了。就在联邦军进入村里搬运被抢货物的时候,渔村里竟跑出了一个“猪仔”。

显然是趁着乱乎,挣脱绳索,从被炸塌的房子里逃出来的,身上明显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一面呼救,一面朝联邦军这边跑。几个当地人手持砍刀,狠声吆喝着飞奔赶来。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