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苍茫

一百四十二章. 好枪(2 / 2)

江四水指着架子上一排刚擦出来的枪:“斯宾塞M1865式,世界上第一把实用的连珠步枪。”

陈雨霖拿起来,江四水一一指着介绍:“斯宾赛枪的部件易于制造,看似结构复杂,其实部件并不多,而且大部分可与夏普式步枪通用。”

“嗯,是是,这点从图纸上就看出来了。”叶根生也点头说道。

“黄铜制的金属弹壳在发射时膨胀,闭锁住弹膛的后部,解决了后膛枪漏气的问题,金属弹壳同时也解决了弹药防潮的问题。它是市场上最便宜的连珠枪。当然便宜只是相对的,40美元的单价是普通前装线膛枪的两倍多。而且它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军用步枪设计,比按民用步枪设计的亨利式在可靠性和维护性上要好。”

“哦?”陈雨霖又来了神。

]

“到了战场上,士兵使用前装枪时通常在头几发还会仔细瞄准,在这之后,他就会被复杂的装填动作和军官不停发出的齐射命令搞得心烦意乱、动作变形。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能保持每分钟2-3发的射速,一直到枪膛内的残留火药过多,需要清理为止。而装备了斯宾赛的士兵可以从容地瞄准和射击,最快12秒可以打完7发弹,持续射速可达到14发/分。”

“嗯,嗯。”

“斯宾赛枪还配发一种新型弹药盒,内装10到13只装好弹的弹管。装填时不用一发发地装,换个弹管就行了,这时的持续射速可达21发/分。如果在3、400米距离内,对手开始冲锋,到达自己阵地时间约为一分到一分半钟,在这段时间里,对遭到21到30发子弹的打击。就是大象也打死了。”

斯宾塞M1865式.50口径卡宾枪,供弹管、弹药盒

“好好,好枪。”

“弹药盒不好用,影响行动,又笨重,背着行军作战很不方便,士兵们对此可是怨声载道。”当初就这一句话,这可让军火供应商吓了一跳,对于斯宾塞M1865式.50口径卡宾枪的这一问题,他们可还是不久前才从一位军官嘴里听到的,这只有在战场上才可以体会到的事情,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原本准备的价格顿时没戏了。.52口径步枪、.50口径卡宾枪,配上弹药盒,都各买了一大堆。

就算是自产的造价低,也没有这个低呀。拦腰一刀当中一斧,把这价砍的。不用砍,几次招标会就把价拉下来了,再加上有几个托儿一哄,真的假的谁知道?有几家还真上了当,以为真要砸手里了,连忙出血跳楼价买了。

江四水只看到了这些到了兰芳的,就已经乐成这样,他还戏称,现在的陆军是“一手抡着俩菜刀。”东西不叫新鲜,大多数比兰芳自产的差,可架不住多呀。可叶根生还知道,就在古巴,王氏双雄新建的基地的仓库里,还屯有一大批军火。

兰芳还抢在温彻斯特公司之前,趁机买断斯宾塞杠杆步枪专利,把亨利步枪给包装成L1866,远销海外……温彻斯特M1866就不存在了。法军在普法战争中装备过来自美洲的杠杆步枪,不过那个是南北战争期间大量生产的早期型斯宾塞杠杆枪,战后被作为剩余物资倒卖到法国。就这一笔,就让那时的兰芳陆军又换了装。

19世纪以后,军事技术首先是步兵的武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来复枪代替了滑膛枪,后装药代替了前装药,连发射击代替了单发射击,这一系列变化使步枪的威力一时超过了火炮,两者杀伤力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在美国内战中,轻武器造成的伤亡占86%,火炮只占9%,冷兵器占5%。

以前步兵射击是从距敌50米到100米开始,现在则从400米就开始。技术决定战术。作战方式和战术必须随着武器装备的发展而变化。

美国内战的情况对这一点也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战争初期,比较正规的北方士兵在开阔的战场上仍机械地按操典规定,保持整齐、密集的战斗队形,从而成为南军士兵射击的良好目标,吃了不少亏。

而半游击性的南军士兵在战斗中则分散为一个个的小群,每两个士兵又拉开一定的距离。当军官挥动军刀下达“冲锋”命令后,所有士兵迅速向前冲进,虽然既不整齐也无秩序,但其力量却是不可抗拒的。兰芳陆军认真吸取了美国内战的这一经验教训。将纵队突击战术淘汰,而代之以散兵线这一新的技术。对此,在19世纪中后期欧洲各**-队颁布的一些战斗条令和教令中都作了规定。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