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上将

第五十二章 无间道(二)(2 / 2)

“非是我不欲言,乃是此事事关重大,起不了一点差池。”潘凤叹了口气,渐渐将自己的计划托出。

即便是郭嘉已经想到少许,听完潘凤所言,亦是感到脊背发凉,此计虽妙,若是成则于大汉极有好处,然若是失败……恐怕士族、十常侍乃至何进皆不会方过于他。

“此计虽为凶险,但亦非十死无生,只要陛下掌权,又或者十常侍、外戚、士族三方互相争斗,我有皇室庇佑,自是安然无恙。即便不成,大不了我带着蓉儿前往扬州定居,寻一地缓缓起事,亦有可作为,只是耗时甚长,非逼不得已不可为之。”潘凤言道。

“呼~姐夫此计虽险,但以嘉看来却是有惊无险,嘉自认亦是才智高绝之辈,然即便如此了解姐夫亦是不曾窥得此计全貌,想来他人亦只能明其皮毛,当是于此计无妨。”郭嘉将手中棋子放下,深思道。

无间道,而且是一款汉朝版的无间道,其中更是加入了趋狼吞虎之计,只不过对象不是警察和黑帮,而是十常侍、外戚与世家而已。

于十常侍面前,潘凤乃是向着他们,同样,在何进面前,潘凤亦是为其出谋划策之人,加上潘凤又为韩馥义子,荀爽之徒,与世家又有着极其深的关系,如此诸多条件才能使用这种计策。

那爱国奉献榜不过只是一个引子,为的就是将宦官、外戚、世族之间的关系挑明,并且让灵帝明白这些势力对自己皇权的威胁,然后潘凤于三者之间左右逢源,互做间谍,同时慢慢的推动这系列事情的发展。

如此行事不过只是为了将整个洛阳的权利进行一次洗牌,同样也是对整个大汉的财富进行洗牌。

好比此次捐献之中,几乎所有大的世家都有所参与,而只要掺和进去就一定会有所损失,虽然在名上得道了补偿,但这些名在一定的程度上被抵消掉,最后便成为世家、外戚、宦官之间争一口气。

如此一来那些囤积米粮的商贾自然不敢得罪三方,卖于三者的米粮价格自也不会甚高,而那些小的商贾也能够从中获得一定利润。

如此一来却是让小商贾得益,而大商贾受到三方打压,使得那些意图操控市场的商贾皆损失惨重。

世族、外戚、宦官三者自然也不用说,他们所捐之物最后只会便宜整个大汉,而获利的人除了那些难民外便只有汉灵帝刘宏。

唯一受到牵连的便是那些卖粮后的农户,如此一来粮价上涨,使得大多数的农户无钱买粮,从而可怜的成为难民,然后再次被接济。

但当这些农户成为难民后嫉恨之人绝对不会是始作俑者的潘凤,而是大肆收购粮食的世家、宦官与外戚,如此一来,却又正好与捐献之善名想抵消,甚至影响更坏。

对于这一点,虽然有人看出,但他们难道还能以这个去怪潘凤不成?这捐献之事乃是纯自愿的形式,他又没逼迫他人,如何能怪?

如此一来,受到赈济的百姓心中所感谢的自然就轮得到潘凤,如此一来,利益之所得最后却最终流向灵帝手中,而名声却又流入潘凤身上。

“宦官、外戚、世家,三者皆为天下大乱之根,惟有将三者打压到底,又或者让三者的势力小到对皇权没有影响,方才是如今该做之事,否则此三者明争暗斗,苦的却永远是百姓。而那些大商贾操纵市场,囤积货物,更非利民之事,我之举措便是要将其重新洗牌,破而后立!”

郭嘉听罢方才知晓为何此事不可让荀彧等人知晓,毕竟荀彧虽与他二人关系甚好,但终究是世家中人,而自己与潘凤本便为寒门子弟,对于世家多少有些怨念,自是能够发现其中弊端,好比朝中百官大多数皆为世家中人,甚至造成门生遍布天下之事,各个州郡皆有其门生故吏。想想若是袁氏、杨氏中人有一族造反。

天下!如何不乱?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