铮明

第二十四章技术流动(2 / 2)

“您说什么?”果然富乐尔故做一脸不解的问。

“铳规、铳尺、矩度和星斗。这些东西我一个都没有见到。没有他们你们如何进行测距,如何确定炮口仰角,如何确定装药数量,如何进行不同距离的瞄准。”赵传书也不跟他们捉迷藏。一口气将他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这……”富乐尔与索萨两人都是一脸不可至信的看着赵传书。从来没有一个大明的官员会对这些火炮以外的东西如此重视。但是这些却是火炮能否发挥战斗力的关键。

明军这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对这些东西没有重视,所以火炮在他们的海战当中从来没有成为决定性的武器。甚至多数时候只是用来掩护登船的工具。堂堂战争之神居然轮为了配角,何其无奈。

不过富乐尔与索萨都明白了一点。眼前这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精明并不与他的年纪成比例。他绝不好糊弄。

“这,赵大人。”富乐尔在与索萨进行了一些眼神的交流以后马上说道:“这些东西平日里我们用得也不多。但是如果你需要我们也可以卖给你。谁让你是卡内罗大主教的朋友呢。不过你所说的星斗是什么?”

“唔!”赵传书被富乐尔一问倒是楞了。他知道星斗是装在火炮上面用于进行曲射瞄准的表尺(当时称星表)。但是他并不记得是哪个年代发明的,而十六世纪又是火炮大发展的时代。许多的工具都是这个时代里出现并普及开来的。所以不是历史专家哪有可能清楚的记得每一个工具的时代啊。

因此他楞了。他不清楚是不是自己记错了,还是这个富乐尔有心的骗他。但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自己已经表达了自己对于专业的了解。这个时代只要是还想将来再与自己做生意的人估计都不会自找没事的再骗人。所以富乐尔可能是说真话。也就是说星斗可能还没有发明,或是没有普及开来。

“这只是一种用来进行曲射的表尺而以。这样吧你先将另外三种器物教于我等,我也将这星斗教之于你,如何?”赵传书只是一瞬马上想到了一个他认为的好主意。

富乐尔一听转头看了看索萨。只见他犹豫了一小会儿便点了点头。于是富乐尔这才让人去拿了几样东西过来。然后一一在赵传书与火器甲的面前展示。

至此,杨宁才知道,原来火炮要打得准还有东西可以帮助的。他们之前完全都是依着炮长的经验来操作。现在居然有东西帮他们测距,有东西帮他们定药,有东西帮他们算仰角。

于是今天他们仿佛面前被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大量让他们应接不霞的知识一下子冲进了他们的脑子里。到了今天他们听到比如:“药弹相称”、“明理识算”等理论知识。以至于一时之间他们居然觉得脑子有些转不过来了。

不过好在他们的身边就是赵传书这个会三角几何的人在,他轻松就听明白了这些人的理论,见到此杨宁才不那么担心了。

于是当日夜,赵传书便订了八门长炮,十门加农炮,还有一条二手的重二百吨的小型西班牙大帆船。而这一共花去了赵传书近半船货物的银子。当然这些银子都是之前赵传书从倭人末吉孙四郎那里得到的。

由于这个时代铸炮都是使用泥模,所以非常花时间,一个好的泥模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阴干。所以实际上他们这一次的远行已经不可能得到相应的火炮了。于是赵传书与索萨的订立的合同是到明年再来收船。而赵传书唯一让索萨有点接受不了的就是合同里他的炮将由他自己提供的人来铸造。同时他留下了二十几人在炮厂里工作。这些人免费给炮厂工作,而工钱则由赵传书提供。但是显然对于长枪与加农炮的技术,他们是不可能保护得了了。

不过在卡内罗的调解之下,索萨也同意的这个决定。至此赵传书的火炮计划完成了第一步的布局。

....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