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弯弯曲曲进山的土路跑了半里路姜三才气喘吁吁的看到了大量工人与小孩子们都在参与这里的工作。这些人大多数是因为各种原因被地主或是高利贷逼到无路可走的人。才会安心在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上生活。至于那些孩子则更不用说了,如果不在这里他们休想每天都吃饱肚子。而且在这里还不用担心有人伤害他们。所以没有哪个乞丐出身的小孩愿意离开这里。
“呼呼呼……”姜三跑到了工地以后顺了好一会儿这气才上来。然后便四处的寻找刘详。
“三叔,可找到你了。”正在指挥建工厂的刘详听到有人叫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姜三。
“三,是传书有信过来?”
“正是。”姜三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信放一了他的面前。
“嗯。”接过信刘详却不急于打开。而是带着他来到了一处建好的小屋里。只见这里一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坐在正中写着什么。听到两人进来抬起了头来。一看是刘详问道:“是赵军爷又来信了?”
“是,还请先生参读于我等听。”
“好。”这被刘详恭敬的称为先生的男人接过刘详手里的信便折了开来。然后刚想读,发现这信有些不同。三四张纸上字虽不多图却不少。根本不是信。倒象是技术说明书。
不过这样的信他已经处理了好几封了。这里工厂的设计当中便有赵传书的大量功劳。
“此信为‘银镜制作说明书’我看还是请那佛郎机人一起听吧。”这胖子显然对于老外没有什么好感,居然叫人家佛郎机人。于是那瓦罗也被叫了起来。然后这个胖子才清了清嗓子将信里的言文字一步一步的说了出来。
“银镜者,乃传书当年神游天庭之时偶见。其光可照人,明亮清澈。利于人观之整理仪容。故而传书以为神物。寻得仙子教与制作之法。此物传书以为寻常富户人家必不可少。故而将其法放于告诉于你等。将之制成必为大利。”
“其制法如下。一选择,无色玻璃一块、水银八两……将之存放三月可成。由于其需时甚巨。故而传书以为你等现在始制也可。等商行成立之时便有现成之物销售。不更美之。”花去了十分钟左右这胖子将信读完。在这个过程当中这里所有人,的神色都是惊奇,不解,迷惑。
而那瓦罗则是越听越惊奇。最后甚至激动得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什么。大家看向桔太郎,只见他说:“我师父说。此银镜乃是威尼斯的工匠们发明之物。称镜子。只是没有想到赵大人居然在神的引导之下见过此物。他觉得赵大人真乃是天使下凡。他愿意为赵大人继续工作下去。”
几人一听顿觉好笑。赵传书怎么可能见过他们西方的神仙。他们并不知道威尼斯在哪里。但是这些都是细技末节,他们也没兴趣了解,大家笑笑也就过去了。倒是制作镜子的方法让大家高度重视。
赵传书实际上教他们的是汞齐法制镜。实际上就是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这处方法虽然不如化学镀银法效果好。但是赵传书不是学工科的。所以一时忘记了化学镀银法。于是便使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反正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就算是锡箔法制作的镜子也是暴利之物。
而这个时代意大利的纽伦堡和威尼斯已成为著名的制镜中心。14世纪初威尼斯人发明了汞齐法制镜。于是便将之守为最严格的商业机密。在很长的时间里欧洲都只有他们会制作镜子。以至于引出的让人难以想象的暴利。所以赵传书没有理由不把这处东西拿出来做为自己的主打商品。
在几个头头都了解的制镜的流程以后,马上徐五便负责前往苏州采购原材料。一个很快将大量圈钱的商品就这样在一个小小的岛屿上慢慢的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