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也有些不解地望着殷通,不明白为何突然叫住衙役。
“尔等准备如何行事?”殷通似乎有些放心不下,问道。
众衙役先是一愣,随即相互望了几眼,目光集中在一名三十来岁,身材削瘦,长得十分老成的中年衙差身上,他朝文宇望了一眼,毕恭毕敬的回答道:“回禀霸王,每至一县,就传霸王令,命县令秘密招募乡勇入伍,同时将霸王过江之事广为传播,让各地军民皆知晓此事。”
殷通暗暗摇头,自嘲道:“本王大败而归,有何值得宣传?”
一听殷通语气带有几分不悦,那衙差‘扑通’跪倒在地,连声道:“霸王恕罪……”求助的目光望着文宇。
文宇暗叹,事已至此,霸王为何仍不知变通,正欲劝说。殷通把手一挥,语气平和道:“起来吧,本王并未怪罪予你。不过尔等记住,本王过江之事不必大肆宣扬,悄悄放风出去即可,但各县招募乡勇之事须大张旗鼓地进行,此外还有一事。”
“但听霸王吩咐。”众衙役齐声说道。
殷通脸上一丝诡异的笑容一闪而过,冷笑道:“大肆宣扬刘邦的贤德,听说他左股有七十二颗黑痣,乃赤帝转世化身,能够撒豆成兵,点石成金,下垓一战,不费吹灰之力就将本王击败,随意一挥剑就劈下本王的脑袋……等等,尔等怎么说都行,总之将他往天上捧就行。”
众衙役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万没想到项羽会让他们这么做。旁边文宇初一听闻并末在意,可转令一想顿时陷入沉思,等殷通讲完时,文宇一脸惊讶地望着他,由衷赞叹道:“霸王思虑长远,胜老朽百倍耳。”
殷通读过孙子兵法十三篇、三十六计之类的古籍兵书,可想要在实际中应用却非易事,不过如何散布流言还是有些自己的看法,说白了类似于现在代的宣传广告,尽是忽悠人的玩意,想要收到最佳效果还得捉摸百姓的心态。战乱时期,百姓思想最为敏感,而在这个通讯相当落后的时代,官府的举动直接影响到百姓对某件事上的看法。
项羽之前处事极端,手段残酷,其它地方的百姓对其只有畏惧之心,全无拥戴之意。可江东是项羽发迹之地,当年项氏叔侄率八千江东子弟兵北上,推翻暴秦,分封诸侯,定都彭城,对江东诸地施恩不少,故而楚地军民还是比较拥护项羽。
此刻自己若大肆宣传战败渡江的消息,楚地的军民会怎么想?虽然表明他楚霸王项羽尚在,可同时也告诉百姓以前无往不胜的霸王已成过去,那些新招募的兵丁又那来的士气斗志,缺少斗志的新兵又如何跟眼下兵势正盛的汉军抗衡。殷通命各郡县大张旗鼓募兵,必然引起百姓的警觉,会争相打探消息,到时霸王渡江之事不言自明。
众衙役也许不明二者有什么区别,可文宇清楚,大张旗鼓募兵表示官府上下有拼死一战的决心,有助于提高士气,同时也是让前来打探情报、散布流言的汉军探子知道,楚地军民正在全力备战。更妙地是大肆吹捧刘邦,明赞汉王实则为霸王自己兵败脱罪,那刘邦能撒豆成兵,点石成金,那霸王失利也是情有可原。
殷通听到文宇的赞语,心里不免有些飘飘然,暗道:“怎么说,本少爷也比你们多了近二千年的见识。”当然一向谨慎的殷通不会在脸上表露出来,谦虚道:“正如适才文公所言,本王是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从令往后,还望文公顶力相助。”这算是殷通正式提出邀请。
文宇一怔,满脸严肃躬身行礼道:“承蒙霸王不弃,老朽肝脑涂地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