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董卓使者走后,韩当也和孙坚合计了起来:“主公,讨贼势在必行,但是联军中小人横行,我们亦需小心。”
孙坚手握剑柄,心中也是一股忿恨:“袁术小儿,不发粮草,害我无数儿郎性命,早晚与他算账!”
“袁术现在手握联军粮草,将军不可妄动,况且袁家兄弟实力雄厚,我等不及,还是以大事为重。”
孙坚自然知道这事情,要不然当初就不会那么轻易饶过袁术了。真要打起来,三个袁术绑在一起也不是他一招敌手,早被他砍死了:“义公所言有理,洛阳之前,只有虎牢关一处险要。联军轮流攻击,董卓贼子也支撑不住。”
联军在无人能迎敌吕布的情况下,也就不在与之单挑。干脆一拥而上,吕布也没有什么办法,他麾下骑兵上次虽然杀入联军如入无人之境,可损失也是很大,暂时不能出战。遂在虎牢关中休整,仪仗虎牢关险要的地形防守。
奈何诸侯不断攻击,轮流上阵,也打的董卓是苦不堪言。最为可怕的是,李儒的嘴巴简直就是乌鸦嘴,后方传来消息,牛辅败了一阵,损兵折将,白波军气焰大涨,牛辅求援。
看着这个消息,董卓是默默不语,这里正是打的最为关键的时候,牛辅那边却出了问题。急忙找来李儒商议。
“主公勿急,此事我早有筹划。牛辅将军那里并没有被击溃,只是吃了败仗而已,还能坚持的住。现在我们还有时间,虎牢关在我们手上,您有足够的时间将帝都迁到长安去。洛阳已不可守,高祖起于长安,直到光武皇帝起于洛阳,历经十二帝。天运轮回,当迁都长安,自可无虞。”
董卓看了李儒一眼:“今日听闻童谣‘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可是你派人散的?”
李儒笑一笑并不直接回答,董卓心中也有数了:“算了,这事情也是你看的对,便这样办吧。即日我们便回军洛阳,迁都。”
董卓回军洛阳,诸侯联军自然知道了这个消息,当即士气大震,攻势更加凶猛。奈何虎牢关易守难攻,却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攻下来的。张济留守虎牢关,勤奋守关,诸侯一时不能下。
却说董卓回到洛阳,当即在大朝之上说出迁都之事,立即遭到群臣反对。司徒杨彪首先反对:“洛阳为帝都久已,国无大变,无事迁都,放弃宗庙,恐怕天下震动。此等大事,动之易,安天下之心却难,望相国为天下大计,放弃迁都,请丞相明鉴。”
董卓怒斥:“如此国家大事,本官为天下计,方行此事,你要阻止吗?”
太尉黄琬、司徒荀爽等皆反对,董卓大怒,差遣甲士将这三人赶出,并去除三人官职,贬为庶民。一时间,董卓眼神冷的可怕,群臣之中,在无人敢反对,反对也没有用。
董卓立即派人开始行动,派出铁骑到处劫掠,凡是洛阳城中富户皆不能幸免。被这些大兵上门捉拿,言其为反贼一党,全部抄家杀头。抄家所得财物都进了董卓的腰包………………连不少公卿大臣也被卷了进去,遭到了无妄之灾。
连历代皇室的宗庙宫府也没有放过,都被董卓派人清洗了一遍。里面陪葬的东西被一股脑的发掘出来与打劫来的财富一起装车运走。
而后董卓劫持了天子并百官,不由分说向长安出发。连百姓都不能幸免,全部被董卓劫持了向长安而去,几百个百姓之中派一队士兵看管。凡有迟疑,立即被斩杀,丢到路边,谁也不能反抗。百姓们是哭喊震天,却无法阻止自己的命运。
离开之前,董卓派人一把火烧了洛阳,他是什么都不给联军剩下。宫庙宗室皆被付之一炬,整个洛阳化为焦土。
秦方得报,却是眼睛一亮,他早就在洛阳之中派了探子,等的就是这个时刻。立即聚集众将:“董卓贼子,劫持天子离开洛阳,往长安而去,正是我们追杀的好时机。诸位立即作以准备,随时准备出征。”
洛阳大火,虎牢关这里也能看到,袁绍大惊,立即聚集诸侯,他自然也得到了董卓西迁的消息,当即挥动大军攻打虎牢关。此时张济已经引军逃走,去追赶董卓的队伍。不到半日,虎牢关便被攻陷。
等一破关,秦方立即叫来彭南吩咐:“你带五百骑兵,乔装改扮,疾驰入长安,搜寻皇宫,一定要快,就是把马累死了也要赶在他人之前赶到。寻找玉玺与其他珍宝,若能找到,自然最好,若找不到…………我也不怪你。”
这样的东西,能得到自然是好,得不到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光知道玉玺在洛阳之中,可洛阳那么大?怎么知道在那里?这个不过是顺手的,现在更重要的是董卓劫掠的整个洛阳的财富,那个才是秦方虎视眈眈的,需要仔细筹划的事情。如何才能得到这些财富,如何运走才是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