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行三国

七十章檄文天下(2 / 2)

同时,曹操派人将檄文传遍天下。到了渤海的袁绍也在征募自己的军队,冀州这里人丁兴旺,袁绍亦有感于冀州恢复之快,果然不愧是号为天下重资的冀州。而他借助家族的声望,与他本身在担任西园校尉时积累下的威望,投效他的人也不少。

不过让他觉得不舒服的是,韩馥这家伙居然派人监视着他,并且不断的限制他这个那个的。袁绍拥有的一切太多了,门第、名望、财富、拥护者,这一切都让韩馥感到了异常的威胁。本来冀州之中,一个秦方已经让他焦头烂额了,幸好这些时间秦方哈算安分,除了不怎么听话,也没有给他找多少麻烦。

可袁绍却不一样,袁绍不论从任何角度都比他韩馥高,他怎么能不防范?袁家的声望太高了,连他韩馥的直属部下有很多都在动摇,这冀州牧到底是谁?不管让谁看来,袁绍都比他韩馥适合当冀州牧………………

曹操与桥瑁联名的檄文到了冀州,韩馥、秦方、袁绍这三个冀州之内最大势力的人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就檄文而言,单曹操或许不足,可加上桥瑁就不一样了。东郡太守桥瑁,太尉桥玄声望非常之高,桥瑁是桥玄族子,有了此人这檄文份量就不一样了。董卓的行为本就弄得天怒人怨,现在有了人领头,自然会有人响应。

得到了这份檄文之后,袁绍还在犹豫,董卓的威势他太清楚了,此事是否可行他还要斟酌。不过是督促下属,继续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实力先。

韩馥看到这檄文,也是做了犹豫,他需要等待一下。若是他将大军派去冀州去,他就没有了威慑。袁绍与秦方这一龙一虎指不定搞出什么事情呢,他需要等待袁绍与秦方的态度明朗化之后才能做决定。

秦方看到檄文却是大喜过望,立即将此檄文传遍辖区,亦大张旗鼓的表明了自己的决心,集结人马。顿时,整个巨鹿郡乃至整个大行山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对于秦方的态度,顿时使得无数人疑惑,难道这厮真个是忠义之人?别人还在犹豫的时候,他却已经立场鲜明的表示反对董卓。

对于秦方的反应,也带来了一个不错的效果,那就是很多人必在那么的反对他了。出身不好固然是瑕疵,可忠义之人在这个时代总是受到人们的赞扬。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应玚登门求见了,这让秦方很惊讶,这位田丰口中的才子一直对自己不怎么样,现在却亲自登门,怎不让人高兴:“德琏真稀客啊。”

看秦方以最快速度亲自出迎,应玚也略微感动了一下,大礼参见:“玚怠慢了,特来请罪。”

“言重了,请…………”将应玚迎入之后,秦方也问起这个年轻人来意。

“请问将军,起兵讨伐逆臣之事,可否属实?”

原来是问这个事情啊,秦方嘴一咧:“自然属实,本官麾下集结大军,全力筹备粮草,邀请天下忠义之士同讨贼子董卓。这还能有假不成?”

“既然如此,玚虽卑微,亦愿为汉室尽一份力。”

秦方大喜:“德琏可是愿与我共图大事?”

“合当效力。”

伴随着秦方的态度,巨鹿郡乃至整个冀州,很多人对他的态度都发生了改变,这个好处之大,实在超乎秦方的想象。连韩馥这个一直与他做对的家伙都很久没有刁难他,而不少士族门阀更是主动给予秦方钱粮支持,与以前的态度完全不同。这个现象也让秦方感慨,虽然汉室朝廷施政混乱,却依然是天下正统,受到人们的拥戴。以往自己是贼寇之名,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非常糟糕。现在自己一发出响应讨伐董卓的命令,这些人的态度简直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弯,真是让人感慨。

秦方手上的士兵足够,他并不急着现在扩军,要扩军对他来说很容易,但是养军队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即便现在许多地方门阀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可秦方并不认为这些人对自己的态度真的有多少改变,要不是因为董卓搞的太过分,他们也不会给自己这样的支持。一旦董卓倒下了,这些人的态度就很难说了,现在自己需要的是积蓄,而不是盲目扩军。

应玚甫一加盟,就表现的让秦方非常之高兴,一篇檄文写出,让赵峻、沮授这些文人非常钦佩,至于秦方,他都不好意思说,这檄文很多地方他没看懂。不过他也只有不懂装懂,也是大声叫好,立即将应玚的檄文通告全军,反正士兵基本都和他一样,是听不明白的,不明白的东西自然是很好很强大的了。

同时也将应玚的檄文传遍天下,公开表示支持对董卓的讨伐。各地诸侯也纷纷招兵买马,开始准备会盟,一同讨伐董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