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唐县,秦方这下轻松了,为啥,这混蛋直接甩手将所有事务交给了赵峻,自己做起了甩手掌柜,那叫个悠哉。赵峻一生所学,在这里有了施展的舞台,倒也乐的劳累些。赵云见自家大哥意气风发,也跟着高兴。在加上秦方对赵峻信任有加,把所有的事务都交给了赵峻,使得赵峻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力,如此的信任,也让赵云看向秦方的眼神没有了那份鄙视。
185年7月,秦方留下赵峻看管领地,自己带着高顺和赵云,点起一万士兵,开向了真定。这个时候,黑山军的集结已经进入尾声,结盟的各部都带来了一定的人马,虽然都只是一部分,可加起来也有十万之众,声势巨大。
在这些山贼出征的时候,一系列的活动弄得是简陋无比,这些人到底是一群贼寇。出兵巨鹿,一路要拿下元士、高邑,才能到达廮陶。这征战之路还很漫长。战线虽然不长,可这些人的行军,实在让秦方皱眉,和军队这两个字,很难联系上。根本就是一群暴徒…………无组织无纪律。
秦方的疾风军相比较而言,就成了最整齐的队伍。虽然和这些盗匪一样,没有统一的衣甲,可整齐的队列,就给了人们相当的冲击。尤其是杨奉,在他见过疾风军行军之后,那眼神叫个幽怨啊,这样的精兵,居然在秦方这样的无谋竖子、伪君子手中,糟蹋了啊。
元士、高邑两地根本没等秦方靠近就被打了下来。张牛角这个时候也要展现他盟主的实力,牛角军一路攻城拔寨,也是锐不可当,人数上的优势太大了。直到廮陶,才遇上了难啃的骨头。
廮陶(现在的宁晋)也是历史名地,在三国时代就是,历史上有“凤凰城”之说。相传公元前二十五世纪,在宁晋古大陆泽之滨有一棵高千丈的桑树,叶红椹紫,一万年才结一次果实。凤凰吃到成熟的果实后,引颈高歌,声音悠远,招得百鸟前去朝拜。看到如此情景,黄帝后代少昊就在这棵桑树下居住下来,发展生产,后称“穷桑帝”。凤凰飞走后,人们依照凤凰伏卧的形状,修建了一座城邑,取名凤凰城。即宁晋城的根基。据说,县城南关是凤头,街南口有对圆口井,是凤凰的两只眼,南门口到南关是凤凰的脖子,南门到北门是凤凰的身子,东、西、北三点成品字形,是凤凰的尾巴。后来又在城东修了一个月城(形如半月),是凤凰展开的左翅。少昊称帝后,迁移到了山东,在曲阜建都。从此,宁晋凤凰城成为福地,名人贤士纷纷前往,像舜、禹、汤、姜尚、重耳等均在宁晋建业立功,成就大器。因此,《诗经·大雅》中写道:“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高歌凤凰啼鸣,灵音招贤引才,秉承佳时兴盛的祥瑞之情。
廮陶县已经聚集了重兵,随着元士、高邑的陷落,巨鹿郡的军事部署也准备完毕。要是巨鹿郡丢了,那整个巨鹿的官员都等死吧。对方可是恶名昭彰的盗匪,能有好下场。巨鹿郡守范抒倒也硬气,一面求援,一面在廮陶县准备做坚决抵抗以延迟黑山军的脚步。
秦方的疾风军在那里?在整个队伍的最后,秦方用脚指头也能想到是谁编排的。褚燕这一手很正常,要是功劳都让秦方拿去了,他以后还混个屁啊。俩副首领,一个是前锋,一个是后卫,对此秦方也乐见其成。
“头领,不好了,大帅在攻城时中了冷箭,怕是快不行了,急着叫您过去呢。”
秦方听到这个消息,也没多想,急急过去了。好歹现在是联军的一份子,更别说,这张牛角据说不行了,望着盟主位置的人可也不少呢。
等见了张牛角,秦方更是意外,这个时候居然只见自己一人。看着榻上重伤的张牛角,秦方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张牛角中箭昏迷了一天,一醒来就召见自己,这是要干什么?见张牛角想起来,秦方急忙扶着他躺下:“大帅身体不便,好生将养。”接触中,秦方感觉到张牛角的身体烫的厉害。坏了,现在医疗条件有限,对于病菌又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手段,这张牛角一旦发烧,凶多吉少啊,能不能挺过来很难说啊。
“秦方…………你且听我说。”张牛角的声音很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