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了一下,秦方将他有限的古文彻底的释放了,也彻底的装13了:“的确,皆为自学。我自小坎坷,无人关爱,但《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当我经过一家塾馆,听到这一句话的时候。我便下定决心,自强不息,便利用一切条件读书,可惜世道艰难,我又无人照拂,直至今日,不过是个半瓶子醋罢了。”
高顺很奇怪的看了秦方一眼:“秦小兄真君子也,若你是半瓶子醋,那天下大半人都是愚夫了。秦小兄既然有如此志向,却怎么会加入黄巾?这一造反,一辈子都难以洗刷啊。”
“唉…………”秦方一声长叹:“又那里是我愿意的?只是被裹挟罢了。黄巾军为了发展军队,若蝗虫过境一般,只要抓到人,便全部编入军中。而他们见我比较特异,便以一村之人性命要挟,乡里乡亲的,我实在是看不得数百条性命为我一人之坚持而丧生,便答应了他们。”
这倒真不是说谎,根据这个秦大的记忆,当时黄巾来到秦大的家乡。秦大以一敌众,一把锄头,居然一连打死十来个黄巾小兵,带兵的小帅爱其勇力,便以一村人性命要挟,让秦大入军,顺手将全村人全部收编入黄巾军中。广宗大败之时,秦大的部下四散奔逃,一直跟着秦大的百多名部属,除了彭家两兄弟以外,其余人全部是与秦大同村的青壮年。
可这一番话落到高顺耳中,那味道自然是不同了,乡情,是这个时代很浓重的。因为交通不发达与各种条件的限制,一辈子没出过县城的人一抓一大把。这样的情况下,乡亲之间都是非常熟悉的,通常感情也都非常好:“秦小兄不必介怀,那样的情况之下,只要是有良心的人,都会与秦小兄一般的选择。”古道热肠的人就是有这么个好处,一旦他认定应该帮助你,那他必然会倾尽全力相助:“秦小兄才华是非常之高,只是看你的身手,却是十分的…………”
高顺没说完,秦方自然也知道他要说什么。开玩笑,你指望一个现代人将一支方天画戟玩的和吕布那孽畜一般?那是做梦,就算这秦大天生神力,却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武力有限啊。干干一笑:“这武艺一道,我确实是不入其门,练也都是瞎练,根本不成章法。能活到今天,也算老天保佑了。”
高顺却宽慰他:“其实你的底子很不错,只是没有名师教导而已…………”
秦方一个条件反射,很没有礼貌的打断了高顺的话:“那就请高兄指导武艺,我愿拜高兄为师。”
娘的,别人都是收小弟。到咱这里,小弟没收到,收个师傅先。不过秦方也料定,以高顺这般的性子,只要意气相投,自然是不会答允的。一旦成了师徒,那就差了辈分了,在无法相处的如此和谐。在古代,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概念几乎是铁律。
“那怎么使…………”高顺的话再一次被打断。路过的凌蝶恰巧听到秦方要拜高顺为师的话,以光一般的速度冲了进来,欢呼雀跃:“好啊,好啊,师兄你快收下这个徒弟吧。”
紧接着,这丫头的话让秦方冷汗直流:“恩,师兄若是收了徒弟,那么我就是师姑了。终于不是师门最小的了,有个师侄,一定很好玩。”
得,感情这位是把自己当玩具了。神啊,一旦真成了高顺的徒弟,那可真是…………悲剧啊。幸好高顺替他解围了:“别胡闹了,我们自己都技艺不精,谈什么收徒?秦小兄弟不要当真。若你有心,顺可将你引荐给家师,以秦小兄的资质,想必家师应该不会拒绝。”
好人啊,秦方很感动,这两位,简直就不像是师兄妹,到底是什么样的师傅才能调教出差别这么大的两个徒弟啊!不过高顺这份好心却注定是不成的了:“高兄盛情,秦某却要拒绝了。不为别的,这么些兄弟又如何能放任他们?都是广宗一路走来的人,经历的生生死死太多了,实在是割舍不下他们。这个时候弃他们而去,这样的事情,我做不出,还请高兄原谅。”
要是跟你走了,谁知道你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师傅会授艺多少年呢。高顺对于秦方的拒绝却没有丝毫的生气:“是这般道理,倒是顺思虑欠周了。秦小兄如此人物,顺乐于结交,既然这段时间叨扰秦小兄,那么与秦小兄切磋一二,权当报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