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风云志

第十五节(2 / 2)

众位将士见荆越发了话,各自安排休息去了。躺在行军床上,蒯越却是翻来覆去睡不着觉,他忽然想到发檄文的刘安,也不知道有什么能耐,他竟然口吐大言要讨伐张绣,现在张绣跑去许昌了,他还怎么讨伐?难道他能跑到许昌去讨伐吗?想到这里,蒯越不由发笑。笑着笑着,蒯越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刘安虽然是一个小小县令,讨伐张绣或许不成,但他既然敢扬言讨伐,当然也应该有一定的实力,也许,他会占据宛城。但立即又想到,自己有五千精兵,量他一个偏远的小县也不过有五六百军士,即使他占据了宛城,若他不投降,自己瞬间也可踏平宛城,又有什么可以害怕的?想到了这层,蒯越心里舒服了,渐渐睡了过去。

宛城的廖化却是彻夜未眠,他不断的派人打探荆越的行军情况,待到确定蒯越在路上已经休息了的时候,廖化终于松了一口气:主公将八百兵士交给自己,虽然不多,可主公总共才有三千余人,他面对的是名满天下的贾诩和极其勇猛的张绣,兵力又数倍于主公,我若守不住这宛城,将来怎么去见主公?

在廖化心里,刘安虽然还仅仅是一个县令,可那见识风度,让廖化打心眼里钦佩,从跟随他开始,自己口上虽然没说,但刘安就是自己的君主。廖化暗下决心,就是死,也要死在宛城,不使将来蒙羞。

看看东方已经发白,廖化走到城头上,听着斥候一遍又一遍的汇报:新野军队动身,离此十五里,离此十里,离此八里,……越来越近,虽然从急速赶回来的快马已经知道,刘安和赵云也在向这里赶,可是却没有消息,什么时候能来到呢,廖化心里没个底。

渐渐的,廖化看到了对面襄阳将士的旗帜,一下狠心,将四门的守兵尽量撤到了西门上来面对蒯越,只在其余城头上虚打旗帜,安抚人心。

渐渐的,廖化看到襄阳将士来到城下却没有立即攻城,廖化突然想到一个字:拖。不一定要打仗,只要我能拖到主公来到,就大局已定,想到这里,廖化立即定了心,对着城下襄阳将士,高声喊道:“对面可是异度(蒯越,字异度)先生吗?”

荆越正在中军催促众人行走,忽然前面传来消息,在宛城城头上打着“刘”字旗号,不知道是哪一路人马,在城头上有一位将军正在喊话,听意思是让自己前去答话。蒯越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原来,那刘安竟然真的来到了宛城。且看看他有什么样的实力,蒯越想到,便来到了城前。仰头看到城头上除了“刘”字旗以外,旁边还有一个“廖”字旗,知道在这城门上的是一个姓廖的将军,便喊道,“在下蒯越,请廖将军来答话。”望着城头,蒯越发现一个将军模样的人探了头出来,便接着道,“我奉襄阳刘大人的命令,前来协助刘安刘大人,剿拿汉贼张绣,可否请刘大人出来一见?”

只见城头上的廖化,呵呵一笑,道:“多谢大人襄助美意。只不过,张绣已经被刘安大人昨天早晨剿灭了。现在刘大人正和河北来的陈震陈大人在府里商议军机要事。刘大人刚才说了,请大人稍待片刻,刘大人即刻就到。”

这番话让蒯越震惊。河北陈震,蒯越是知道的,善于口才,也算是名士,效力于袁绍帐下。看城头上的廖化神色,不带一丝慌张神色,莫非是真的?这还不是令蒯越震惊的主要原因,听到张绣已经被刘安剿灭的消息,倒使蒯越起了寒心——张绣,加上贾诩,竟然被刘安剿灭,怎么可能?若他真的能够灭了张绣,肯定不是三两千人,若要打起仗来,也不见得占有优势,再看看城头,当也有千人左右,看来实力不小啊,蒯越想到这里,对廖化道:“越听到汉贼张绣已经被大人剿灭,不胜欣喜。还希望将军去催催刘大人,也好让越早见见大人的风采。”

廖化答应了。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