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风云志

第十一节(2 / 2)

回到县衙,由仆人递上热茶压惊,刘安心中不住盘算该怎么办。原先,尽管自己对此做了估计,但还是希望张绣不投降,然而事到头来,张绣却已经投降了。该怎么办呢?

“以末将见,山陵县县小人薄,兵力奇缺,又处在张绣和曹操之间。现在张绣已经投靠了曹操,我军被围,不如趁敌人大兵未到,弃山陵,奔荆州刘表。”廖化看了看陈震,才对刘安道

“目下实力弱小,此是上策。”陈震不由劝道。

“刘大人,以末将看来,此时,正是讨伐曹操手下将领张绣的大好时机。”赵云镇定的看着刘安,道,“刘大人您说,胡车儿将军追赶您被张绣杀害,不难定,张绣为了投靠曹操,斩杀了胡车儿全家,已大开杀戒,这正是人心浮动的见证。可见,在宛城内部已经四分五裂。想胡车儿在军中几十年,多有心腹好友,他们怎能甘休?大人应立刻起兵,讨伐张绣,以正汉室威名。若是讨伐不成功,再往襄阳投靠刘表不迟。”

陈震虽然已经见过赵云的武艺,但听到赵云的讨伐张绣的狂妄计划,还是不禁吃了一惊——以一千对付一万,战场上可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陈震正想劝刘安再考虑考虑,却听得刘安说道:“子龙将军所言甚是。现在张绣倒行逆施,甘当曹贼爪牙,而内部人心混乱,正是除去这曹贼爪牙的好机会。”

其实,刘安心里考虑的是,现在讨伐张绣,若是讨伐成功,那么可以接替张绣在刘表心中的地位,占据宛城,可就不是一个小小县令的位置了,即使讨伐不成功,也可以向天下人展示自己的心态,抬高自己的名声,到时无论投奔谁,也都比较容易。无论战事如何,对自己来说,都是有利的事。而若不讨伐,就怕不容易引起诸侯的注意,自己即使有些须微力,也远远赶不上讨伐来的便宜。当下,刘安立即决定了起兵讨伐张绣。

陈震为刘安的决定差点吓坏了——这明明是拿鸡蛋去和石头碰,怎么会不失败?但看看刘安,又看看赵云,再看看刘安,不象是精神不正常,陈震忽然想到,刘安既然能够在见识上胜过贾诩,起兵自然有一定的把握,当下也不再说话。

当下,刘安令赵云和廖化即刻整集县中军士,准备即刻发兵。刘安和陈震回到书房,决定效仿袁绍伐曹的谋略,写一篇讨伐张绣的檄文。刘安深深知道,由于自己是在张绣帐下做官,无论山陵县的百姓怎么支持自己,讨伐张绣也需要一个名目才好说出去。所以,刘安即刻回到书房,开动心思,写出一篇檄文来。

那檄文先是历数曹操罪恶,上欺天子,下害忠良,无恶不作,更胜过董卓,是世人死敌,汉朝逆贼,然后说张绣听信贾诩的佞言,为图富贵杀害忠良胡车儿等,遗弃汉臣尊严,甘当曹贼爪牙,是个十恶不赦的人,最后说自己为维护天朝尊严,上报朝廷,下雪仇恨,将行讨伐张绣之事,望天下人响应,更望张绣帐下将士弃暗投明。

写完了檄文,刘安看了两遍,交给陈震,陈震也甚是同意。当下,刘安将檄文交给记室(文职官员,陈琳在袁绍手下当过记室),命他迅速抄袭,然后分发到军中,并命几个亲信连夜将檄文到附近各个县张贴。

陈震看着刘安将这一步一步走下去,甚是从容,心中忽然涌起他会成功的**头来。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