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大将军决定月内起兵,扫除曹逆,恢复汉室清白。大将军久闻张将军勇猛无双,特命在下前来约会将军同举义事。若事成,大将军必以国士相待将军。”陈震对张绣及贾诩等见过礼,取出了袁绍亲笔书信,开门见山得对张绣道。
“袁大将军兄弟尚且互相勾心伤害,拿什么来对待国士?”众人还未来得及说话,闭目已久的贾诩突然睁开双眼,看着陈震冷冷道。贾诩这话说得极为明白:你袁绍兄弟之间都不能够相处,还谈什么对待国士?岂不是笑话?
陈震脸色一阵苍白。陈震明白,袁术有如此悲惨的下场,和袁绍的暗中操作有很大的关系,就连陈震自己也曾经参与。这让陈震无言以对。呆了半响,陈震向张绣等深施一礼,道:“既然如此,震就此告别了。”
“陈将军且慢。”看到陈震要走,又扫视了一遍惊呆了的文武将官,刘安忙出声阻拦道。刘安区区一个县令,职位确实不高,但张绣寄居刘表荆北,势力紧紧被限制在了近宛城附近,属下却也没有几个小县,因此,在张绣帐下,地位却也不算太低。况且,刘安是陪同陈震来的,因此,出现到了厅堂上。
“目下袁强曹弱,我们不归附袁将军,难道归附弱小的曹操吗?”刘安上前一步,对贾诩施了礼,问道。刘安扫了一眼众人,发现这个问题不单文武将官想问,就是张绣也想问。他们都知道,若想偏安一隅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不要站错了队,为将来惹下杀身之祸。
“目下看外表情形似乎袁强曹弱,其实袁弱曹强,正因为众人都不明白,将军归附曹公才是时机。”贾诩说完了这句话,看了看对面的刘安,心中忽然涌起不舒服的感觉,仿佛原本一切尽在自己手中的感觉,却因为眼前的人,变得模糊起来。但这个时候,贾诩也知道自己不能够退让,不得不说。
“下官心中甚不明白,河北名将如云,有颜良﹑文丑勇不可挡,其他将领数之不尽,谋士如河流之入大海,有田丰﹑沮授﹑逄纪等天下名士,其他人才应有尽有,兵将动辄二三十万,而曹操虽占据青﹑兖﹑徐三州,估计能够动员的将士不会超过五万,军师却说袁弱曹强,下官实在是不明白。”
刘安的这几句话,抓住了众人的心,因为,这也是他们所能够看到的。现在是危急时刻,绝不能够站到了错误的一方。河北强盛,大家都知道,但从军师的言中却听出对河北极为鄙视,仿佛河北多半会输,怎么会这样呢?
贾诩知道自己不能够保持沉默,如果一旦沉默,将表示自己也没有把握,而离开袁绍投奔曹操只是因为曹操待自己较好的个人缘故,那将有可能在张绣帐下发生纷乱,自己要将这一万两三千将士带给曹操的心思就会白费。
“颜良﹑文丑不读兵书,匹夫之勇,这等人物带兵,曹丞相略施小计,即可斩杀,又使袁绍损兵折将,这等人物,有不如没有。袁绍谋士虽然很多,但是他却不能够使用,据我所知,袁绍心胸外示宽广,其实狭隘,田丰虽然是天下名士,才能极高,但他说话直言不讳,素来不为袁绍所喜,袁绍使用田丰,只是使用田丰的名声罢了,现在袁曹战起,田丰必将倒霉,再如逄纪之流,勾心斗角,有什么用处?再者,袁绍优柔寡断,大好时机,一步一步让过。如今曹公已经平定后方,袁绍与之交战,不审天时,又怎么能够不败?反观曹公,据我所知,心怀宽广,任人为才,刚毅果断,且手下将士兵齐将和,正可雄霸天下,推倒袁绍,易如反掌。”贾诩顿了顿,道,“现在,袁绍兵将颇多,多我一万将士不多,少我一万将士也不见少,心中定不很看重,而曹公现在若多我一万将士,心中必定极为欢喜,定可宽恕各位在宛城之战中和曹公结下的怨隙,并对众位给予厚赏。因此,以我看来,这是投靠曹公的最佳时机。”
听到这番话,胡车儿等是多有不明白的,但想来军师也不会编派袁绍的不是,这也从陈震听到这番话渐渐转白的脸色就可以判断得出来。
“军师前面所言,刘安甚是佩服,但后面,刘安绝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