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六大传

一百四十六回 杜文秀(1)(1 / 2)

一百四十六回杜文秀

硬盘刚挂不久,现在电脑上资料文件统统处于一锅粥状态……多少年收集的电子书一下泡汤光了,倒是体验了一把无资料真空写作,哈哈……

柳琨出京的那一天,奕訢与景应隆在恭王府的书房里有这样一番对话。

“王爷,章京不明白,若是疑心那朱豫侵吞钱粮,直接下旨提京讯问不成么?何必绕这样大的一个弯子?”

“大清朝有多少个朱豫,能数得清么?就算办了一个朱豫,又能有什么用处?”

“杀一儆百,至少足为前车之鉴啊。”

“前朝朱元璋开国的时候,贪赃六十两银子就要剥皮实草,后来不一样是贪吏横行吗?”

“这……”

“天下何其之大,靠一个体恤民情的皇帝惩贪,能有多大的用处?”

“今天有一个朱豫,岂知明天不会又有赵豫钱豫,到时候难道都要一个个提京么?刑部有多大的大牢,可以关得下这么多人?”

“恕章京愚钝,还是不明白……”

“哈哈哈!本王知道你不明白什么。”奕訢笑了几声,站起身来,走到景应隆面前,拍拍他的肩头道:“一个朱豫,压根没放在本王的眼里。本王只是要找个机会瞧瞧崇文学堂这几个月来教出的都是怎样的人,瞧瞧本王两天一次的训话有没有白费而已。”

景应隆心下了然,他知道自从崇文学堂正式开学以来,王爷不论再怎么忙,每逢单日的下午总要去箭杆胡同给生徒们宣讲宣宗、文宗的圣训,好几次因为折子来不及批完,当值的景应隆会捧着折盒随王爷一同前去,跟着也在旁边听了不少。王爷向崇文学堂学生们灌输的东西,虽然打着圣训的名目,可是每一句却都是王爷自己的主见,有时候听着听着,景应隆自己也不禁会出了神。再深一想,他就更明白了:如果这一次朱豫的事情办得好,柳琨自己会受重用,那是一定的;而借着柳琨这个先锋的榜样,崇文学堂的学生肄业之后将会担什么样的差事,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么看来,王爷实在是在柳琨身上寄了不少的希望。只是这希望会不会落空呢?柳琨是柳树声的儿子,有这么一个清廉著称的黑脸老爹,想必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罢?当时的景应隆和奕訢,确实都是这么想的,不过几个月之后,他们两个的想法居然一起落了空在孔方兄的吸引面前,什么家训都只是苍白无力的说教而已。

柳琨在天津府过得如何,奕訢一时之间也没太多在意,反正他本来只是想要做个试验看看效果而已。这个时候的他,一方面要关注罗泽南剿捻的进展,一方面还要顾及长江、云南各地的军情,还要打理大大小小的一摊事情,哪还想得到一个小小的朱豫?可说早就扔到脑袋后面去不管了。

更让他顾不上过问柳琨的是,云南回乱的首领,自称大元帅的杜文秀居然要进京了!这说起来也都算张亮基的功劳。他自打到了云南以后,谨遵朝廷的意旨办事,先是亲自开了公廨,邀当地的回绅一同坐堂,重审了以往几起回乱案子,推倒了当年林则徐的旧案,跟着发了文告,但凡愿意从良的叛回,尽可回乡继续务农,如果是叛军首领率部归顺,还可以恩赏从七品以下顶戴。此令一出,加上以前流放官乃山的回回陆续回归乡里,张亮基专门派遣自己的督标兵沿途一直把他们护送到家里,又借牛借骡给他们垦荒耕种,当下便引得一个人心活起来。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