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战争

第十一章 大明帝国复辟?(上)(1 / 2)

6月9日凌晨4点,我坐在第79师前敌指挥部的掩体里疲倦地审阅了第3装甲师的最新战报:“从牡丹江到宝林的铁路沿线已经被我们完全控制,从6月8日中午到今天凌晨3点,累计与苏军零散部队发生战斗14次,歼敌400余人,其中俘虏122人。我军损失20式坦克2辆、27式坦克1辆,另有20式坦克4辆、光永式坦克1辆负伤。目前士兵们非常疲惫,尤其是步兵损失严重,急需休整。今天不可能向林口发动进攻。”

“又损失了3辆坦克,负伤的5辆还不知道能否尽快修复。你们步兵的损失也很惨重,如果加上第2摩托化步兵师,一共已经伤亡2000人了。”我打了一个哈欠,歪倒在潮湿的土木掩体里,“天色一直阴沉沉的,看来又要下雨了,现在的确不宜再发动进攻。连续作战牺牲太大,我们没有预备队啊……”

“集群司令部肯定不会同意休整一天。”第79师参谋长悲观地摇了摇头,“最多批准休息12小时,可能会让我们夜间突袭林口。林口的苏军兵力很雄厚,至少有一个步兵团、一个野炮团,看来我们又遭遇了一个新的师。我真搞不清楚,当初是谁说牡丹江对面只有2个苏联师的?难道这些越来越强烈的抵抗,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成?我们师至少要留下一个团驻守朱家沟、宝林一线,剩下两个团的战斗力已经到了极限,我不能保证他们发挥多大作用。”

“不谈这个了,我连续工作也已经超过极限了,我只想睡觉。”我随手摘下军帽,垫在脑袋底下,翻过身去面向着冰冷的墙壁。无论前线发生了什么事情,我都不关心了,哪怕只给我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也好……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一阵密集的枪炮声把我惊醒了!我顿时睡意全消,拾起帽子四下张望,却发现田昊已经不知去向!我的天啊,这里离前方战线至少有20公里,战斗怎么会蔓延到这个地方?难道说我们的部队已经崩溃了?我急忙冲出掩体,一股呛人的硝烟扑面而来,看不清楚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只得大叫道:“怎么回事?大家要冷静!是苏联人来了吗?”

“小事一桩,已经结束了。”第79师的一位营长从我旁边走过,轻描淡写地回答道,“刚才有一小撮苏联散兵游勇向我们发起了攻击,他们肯定是误打误撞,否则以他们那十几个人,无论如何不敢进攻我们的师部。他们已经全部被歼灭了。”

“什么散兵游勇,这只能说明我们的战线出现了巨大的漏洞。”我怒气冲冲地说道,“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步兵师沿着铁路线清剿了半天,铁路线以外的清剿工作应该由你们步兵来完成,为什么在师部附近居然还会出现敌人?我问你,虽然敌人只有十几个人,可是如果你们的师长不幸被他们打了冷枪,那你们应该如何向上级交代?或者干脆就是你本人被他们打了冷枪,我们应该如何向你的家人交代?你的家人会觉得你死的像个英雄,还是愚蠢透顶?”

那位营长一时语塞,僵在原地不动。我眺望着不远处还在散发硝烟的土地,那里横七竖八的倒卧着十几具苏联人的尸体,其中最近的一具离师指挥所的掩体只有20米,他的手里还紧紧抓着冲锋枪……真是危险啊,我暗自庆幸着,如果苏军的人数稍微多一点,行动再突然一点,完全有可能冲进指挥所的掩体,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一位士兵愤怒地拿着冲锋枪向那些尸体扫射着,发泄着心中无穷的怨气,但很快被另一个士兵挡住了:“省省吧,在这群死人身上浪费什么弹药?如果你遇到活着的俄国鬼子也这么勇敢就好了!”

天色还很暗,太阳仿佛还没有升起,但我的手表显示已经是早上6点50分了,天空中密布的阴云好象随时都可以挤出水来——气象台的预报还是很准确的。

我慢慢走回到阴暗潮湿的掩体里,坐在墙角的一堆稻草上;虽然我非常不喜欢那股霉烂的气味,但外面的空气更加潮湿,在露天睡觉肯定不会舒服。几分钟后,第79师参谋长也回来了,他的脸色非常不自然,仿佛患了什么抑郁症。“集群司令部不同意全军休息一天,说这样会耽误军机。”他微微颤抖着说道,“北方突击集团的可以从现在开始休息10个小时,下午5点恢复推进。对林口发动总攻的时间不得迟于明天中午12点。”

“明天中午12点?疯了。”我简单地感叹道,“我军会为此付出代价的。杀人一万,自损三千,那是勇敢;杀人一万,自损八千,那是惨烈;如果杀人一万,自损两万,那就是愚蠢。疲惫之师不能持久。”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