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

第六章 行军 (下)(1 / 2)

未末申初的时候,张天广作为先锋官带领全部的二千骑兵在惠州城外列阵,刘六带领四千步兵也列队整齐,刘六的另一员爱将刘希尧带领一千匹滇马组成辎重队,驮运粮草和军帐等必备的军资。

所有人都肃然无声,等候着明磊。明磊骑着一匹雪白的高头战马,鞍韂的边角和马镫一色闪亮的纯银打造,陈上川和徐骙也骑着马跟在后面,再后面是近五十人的侍卫。明磊特意放慢速度,留意观察徐骙,可能是他头一次被这么多人瞩目,激动得嘴唇不停的微微抖动。明磊对这个效果很满意,将手一挥,双腿一磕,这匹欣儿起名玉花骢的战马一下就窜了出去。明磊跑到最前面,这支由亲兵,士卒和马夫、辎重队组成的近万人的队伍,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发了。

由于明磊说过,这次行军当做战时演习,到潮州还要评定,进行改革以来的第一次加分,所以各级军官都格外卖力,约束着各自的手下保持队形,飞快地前进。这六千人的部队里,一小半都是新兵,对行军很不习惯,更不用说夜间山路行军了。别说他们,明磊都感到辛苦了。大腿和屁股在马鞍上颠簸得十分酸痛,腰也酸得利害。

但刘六就跟没事人似的,还是那么精神抖擞。明磊咬咬牙,一步不离地跟在刘六旁边,时常跑到部队前面,找到稍宽的山路,就突然勒住丝缰立在路旁,望着大家从他们面前走过。

所有的战士在夜间借助火把的红光,看到主帅周大人在刘六等人的陪同下立在道旁,没有一点架子,含着微笑的眼睛分外明亮,永远送出关怀和鼓励的神色,使大家心里热乎乎的,一下子又鼓起了力量。

到了二更天以后,人马才暂时在一个背风的山坳里休息。明磊从队尾跑到队头,来来回回的比别人不知多跑了多少路,好不容易要休息了,却直挺挺地坐在马上,再也下不来了。还是陈上川机灵,过来将明磊搀了下来。明磊终于站到了地上,双腿不住地打颤,一步也挪不开了。

这时,刘六招呼有经验的步兵们迅速搜集树枝和枯叶,还有去年冬天的干草,不一会就燃起了许多火堆。火头军迅速倚山挖灶,准备支锅做饭了。

刘六回手拉上明磊,跑到骑兵那里吩咐:“所有战马都不要卸鞍,只将肚带松开。”看到那些显得特别疲惫的士兵,就过去踢上一脚,“都给我起来!人家步兵不比你辛苦,还都在找柴禾点火呢?就你金贵?还不快起来喂马去!”

不一会儿的功夫,张天广带着几十个军官跑过来,组织手下赶快去辎重队取来草料,就在火堆旁喂马。这刘六还不依不饶,过去就给了张天广一脚:“你他妈也是老兵了,这些也要我教?先去河边饮了马,再回来喂。”

明磊赶紧拦下,拍拍张天广的肩,“知道你不容易,从来没带过这么多的兵。但从此就不能有一刻懈怠了,职位越高,责任越重啊!”张天广红着脸,半天没有说话。

正说着,突然几十丈外发出一声惊叫,跟着就是搏斗的声音。刘六立时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士兵喊:“不许动,原地待命!”

张天广不待明磊吩咐,刷的一声拔出宝剑,向着搏斗的地方奔去,只有几个军官来得及追赶上他。

张天广跑出宿营地,看见在苍茫的月色下有一个黑影在草丛中乱动,但看不清是怎么一回事。只听旁边有一个小伙子用当地惠州的方言说:“一!二!三!叫你完事!”随即看见一个人影跳了起来,向地上的黑影踢了几脚,然后向躺在一丈外的另一个黑影走去。

这时,赶来的人点起了火把,一个士兵俯身从地上抱起一个人来,问道:“要紧吗?啊,流了这么多的血!”

受伤者苏醒过来,发出呻吟。

张天广来到旁边,看到附近仍着一只行军携带的小水桶,又看到一丈之外有一只死狼躺在草地上,心里就全明白了。吩咐手下将伤者和死狼送回营地,然后插剑入鞘,将右手搭在这个士兵的肩上,几乎要将他揽在怀里,激动地说:“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哨长手下?真行啊!独自杀死一只恶狼!”

“报告长官,我叫李子青,是步兵第六哨曹彪的手下。受伤的是我们哨的新兵,曹哨长看见他一个人出来取水,知道他没有经验,怕他遇见山中的野兽,便叫我不声不响地跟在后面。没想到,就遇见狼了。”

张天广边带着大家往回走,边说:“这里离火光远。狼从这里经过觅食也不足为怪。”

明磊看到先回来的伤员,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见到这个惠州的新兵,有如此的身手,当听到他是李家拳创始人的远枝时,不禁暗自点头,陈上川果然没有说错,这李家的后生们看来还真是个个好武义。

明磊和刘六转了一圈,才回到中军,见陈上川、徐骙和几个中军官已经坐在火堆旁闲聊,刘六的眉头一下子又皱在了一起。他一点手,“义略(陈上川的字),四周的山头可曾派了斥候去观察?”

陈上川一愣,“没有,不是没有敌情吗?”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