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鲁肃,一面是担心再中周瑜地计谋,一面又是担心汝南城的安危,因此烦躁不安。这时徐盛便是说道:“军师且让吾带本部兵马出城查看,若周瑜在城外设有伏军,军师再出城救援,如无敌军,则盛往汝南救援,如何?”
鲁肃听后,也知道眼下只有这个办法,于是便是让徐盛前往准备,并且令全柔做好随时接应的准备。
一个时辰之后,徐盛便是做好了准备,率着本部那三千兵马出城而去,而且每过一段时间,便是派出快马回报现在的位置以及情况,让鲁肃做好准备。
就在徐盛出城半日之后,鲁肃越来越觉得这是周瑜地一个计谋,而其真正的目的,可能真的是支援进攻汝南的孙策。而现在,出城的徐盛很可能会受到埋伏。于是鲁肃连忙是把全柔叫来,令其带领所部兵马,由东城而出,绕远路前往徐盛后方,如徐盛被攻,则前后夹击。如无,则回城待命。
全柔领命而出之后,鲁肃还是觉得不放心,重新布置了一翻安城的防守之后才是去休息。
而鲁肃的预料并没有错,在屡攻不下后,周瑜也是彻底地放弃了两路并进地想法。而最终孙策的目标将是扬州,也就是广大的长江以南地区,因此拿下汝南便成了关键,因此周瑜也是果断地放弃了安城的进攻,回军增援孙策去了。而大军这么一动,必然会引起鲁肃的注意,因此周瑜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个机会的。
在鲁肃下达完命令不久之后,周瑜那针对徐盛的命令也是一个个下达下来,数万大军也是开始行动起来。而这一切,还在路上的徐盛并不知晓。
虽然徐盛不知道周瑜现在地方位,不过因为本身心里就是在防备着周瑜地偷袭,因此徐盛每走一步都是十分小心。不过周瑜是什么人,他的布置徐盛又怎么能够轻易发现。而且周瑜也知道徐盛必然会派人四处探查,因此早就做了相应地部署,以便误导徐盛的判断。
而周瑜所埋伏的地点,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每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地方,都是经过伪装的,因此看上去不可能,里面却是藏有大量的兵马。那些看似很容易埋伏的地点,却是一个人都没有。
如此情况,确实是把徐盛给迷惑了,再加上连日苦战,使得徐盛并没有去仔细分析,依然是率军继续前进。也正是因为如此,徐盛也是付出了代价。
徐胜的前方,是一片树木稀疏之地,怎么样也不是一个埋伏之地,因此徐盛并没有派遣士兵前去探查。正因为如此,随后徐盛在经过这一片小树林之时,便是受到了一支孙策军的进攻。
虽然徐盛有一些措手不及,不过毕竟树林中不便埋伏,所伏之兵马不多,而且徐盛所部都是经过惊心训练的,因此徐盛还能够从容地应付下来。不过这些士兵仿佛是悍死不畏般,倒是让徐盛在这里耽搁了很久。
本来徐盛还以为这些士兵是周瑜留下来阻挡他进军的士兵。不过在经过了一战之后,徐盛便是纳闷这些人怎么会这样?不久之后,徐盛便是知道了答案,因为在他身后,便有喊杀声传来,而且已经很近了。
此时徐盛才是知道这些士兵为的是把自己拖延在这里,好让后方隐藏的敌军把自己包围。见到如此情况,徐盛自然大急。现在自己兵力处于劣势,如果被围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因此徐盛连忙聚集士兵准备突围。
不过周瑜岂会让徐盛如意,就是在徐盛组织部队之时,大军便是把徐盛围得严严实实,并且四周旌旗林立,让徐盛不知道四周兵马到底有多少。
见成功围困住徐盛,周瑜便欲劝降他。不过徐盛自然是不会答应。随后,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此时徐盛已经是心存死心,因此面对着周瑜的包围,抵抗得也是十分激烈,也是让周瑜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虽然在大战开始不久之后,接受将令大全柔已经是赶来。不过周瑜岂会算不出会有援军到来,因此早就派遣了一支军队横在大路上阻挡。也是让徐盛得不到一点支援。
本来见有援军,徐盛所部士兵还能奋力杀敌,随后又家援军被阻挡在外,士气自然是降了许多。也好平时徐盛训练有方,才不至于产生溃败的局面。不过看着身边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徐盛此时的心中一片死灰。就在他准备拼死一战之时,远处便是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