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玮儿,你也是这样看吗?我们该出兵中州了。”林黉不在理林珏,开始问二儿子林玮了。
“父王,我觉的这样的话会击怒马店的东靖军,我们在这个时候出兵中州是最不妥当的,现在我三叔刚刚身亡,东靖军正处在悲愤之中,而现在因我三叔的死,靖地的所有矛头,肯定都又指向我们平地,我们现在兵发中州的话,反而给了他们动手的口实,现在是万万不能出兵中州的。”
林玮的这番话还算是说到了林黉心里去了,但一边的林珏却有些不服气,把脖子一梗说道:“难道我们还在这里干等着,这都快一个月了,要是皇上死了人家来个密不发丧,我们就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了晚集了。”
林玮看了看自己的这个弟弟,不由的笑了笑说:“现在的问题是,真要是拖上一段时间后,你在我们大齐数数,除了父王谁还有资格来争这个皇帝,而现在在三叔毒发身亡的关健时候,我们不能刺激靖地,等时间久了,他们也就没有了所谓的报仇那个劲头了。这大齐的天下还不是我们平地的。”
林珏还是有些不服气,但看到父王的意思是赞同二哥的,就嘟嘟着嘴但没有再说话,林黉虽然从心里赞同二儿子的观点,但小儿子林珏无意中的一句“密不发丧”还是对他触动很大。
林黉心里清楚在中州的文武官员里面,有七成以上是亲靖王的,特别是两个公主林雨寒和林雨霜,那个许和霖也绝对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这真要是他们把自己蒙在鼓里,玩出点什么花样来,还真是不无可能。
那靖王中州监国,不就他们合谋是弄出来了个皇后诏令吗?这件事在平王林黉心里面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要不是这靖王出了意外,这大齐的皇位,还真是没有他林黉的了。现在的局面那明宗皇帝真要宾天了,就保得齐他们不在闹出这么一出来。
心里面有了这种想法,对林玮的那个静观其变的说,虽然从心里面赞赏,但琢磨起来就不免就打上了折扣。
“但玮儿,我们就这样的呆在峒城,什么也不做,是不是也太被动了。那蒙古巴妥拉汗国乌烈汗,可只是答应我们,只是拖住兴王到下第一场雪,然后他们就撤回草原去,这关外说话可就要下雪了。那时你二伯可就腾出手来了,我们这样干等着,别最后是让你二伯鱼翁得利。”
“还是父王考虑的周全,但孩儿觉的我们平地还是不宜出兵中州,要是父王实在放心不下,可叫我四叔安王,先行出兵中州,试探一下中州和靖地的态度,我们再作后一步的打算。”
林黉听了林玮的话,没有再说什么,因为在想了林珏的话之后,他心里面也有象林玮说的那个想法,先让安王去探探路,看一下中州和靖地的反应。
如果安王的大军开往中州,要是中州和靖地,还象上次那样无动于衷,那么他就紧接着把自己的大军,也开往中州去。要是他们表现激烈的话,也不会上来就对安王动手,让安王退回去,再做打算就是了。
因为和他最看重的这个儿子的不谋而合,林望越来越觉的这是个好办法。一那可以试探出中州和靖地的态度。二那还可以让安王的大军离子近一点,要是靖地真的要动手的话,两家也好抱成一团,最起吗在数量上会压倒东靖军。再就是这样还会给中州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们,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对他以后能顺利登上皇位也是有好处的。
因为看到了这些好处,林黉当下也不再犹豫,马上就给自己的四弟安王写了一封信,把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和如何去安排,甚直要把大营扎在那里,都祥细的作了安排。然后让快马送往安地去了。
但林黉他自己想不到,这么一个看上去很不错的办法,最终是彻底的葬送了他自己。如果他在现在这个局面下,真象他一开始那样想的隐忍不发的话,中州方面是很难做出决断的,而他也确实处在继承皇位最有利的位置。
但就是因为林珏的一句:“密不发丧”。和林黉自己的臆策,让他首先把自己放到了中州的对立面上,让一直下不定主意的林雨寒,在他做出这个巨动之后,终于下定了决心,这大齐的天下决不能交到他林黉的手里。
一个本来还算是中立的中州,站到了平王林黉的对立面上。
PS:卷三《步局》完,明日开始上传卷四:《齐乱》。请大家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