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那靖王还没有离开风城,但想很快就会出发赶往中州了,他还不知道靖王现在已经在赶往中州的路上了。虽说这位靖王不会带来重兵,但中州上将军长公主林雨寒,手里的二十万中州大军,可都是亲这位靖王的。
而唯一不可能赶来中州的番王是兴王,这也不是他不想来,而是他的近三十万北兴军,正被来北面草原上的蒙古人纠缠着,脱不出身来。
他心里也很清楚,这靖王和兴王的麻烦里面,都有那位大皇子平王林黉的影子,他这么做的目地,无非是让本来处于弱势的自己,变的更有利一点。
这大齐号称武力天下第一,这中州也是“唐人”诸国中,被认为最安全的地方,平静了近三十年的中州,一下子成了随时都可能暴发大战的敏感之地。单看得见的就是六十多万大军,这还不算八十里外的马店,靖王会在那里放上多少兵马。可想而知这大齐近半的兵马汇集在此,一旦打了起来后果不敢想象。
他能理解明宗皇帝为什么不立储君,而是把四个儿子都封为番王,怕的就是都拥有重兵的那个皇子不服,闹起来局面就不可收拾。
所以他明白明宗的苦衷,他不想他们兄弟反目,所以他们的属地都很大,而朝廷自己留下来的还不到大齐国土的一成,明宗的想法是大不了他们兄弟把这大齐国给分了,也比兄弟之间斗起来的好,所以才一直没有立储君。
虽然知道这些,现在许和霖的心里还是很闷的,作为大齐国的国相,虽然这大齐尚武治国,那几个王爷的权力在属地至高无上,但他的权力还是巨大的,现在大齐遇上的问题他从心里还是很着急的,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他虽不想淌林家这四兄弟的混水,但是这平王和安王却兵临中州城下了。
在大齐国这四个皇子平王林黉,兴王林蟊,靖王林望,安王林岳之中,真要选一个继承大统的话,他心里还是想让靖王来继承大齐,以保持大齐国的强大。
因为他最清楚现在的大齐之所这么强大,并不是明宗多么英明,而是因为靖王的强大,在这三十年里大齐的版图扩大了十倍不止,灭掉了周边的三个国家,还把东胡赶回了大漠和草原。这大齐的江山,大齐国的臣民都知道,这是靖王近三十年征战打下来的。
但真的能立靖王为皇吗?虽然这一切都归于靖王的战功,但在没有明宗传位下这不足以让他登上皇位,那么大齐的结果只有,要么是分列,要么是战争,但为了大齐的百姓着想,他宁愿选择前者,而放弃拥立靖王登位。那样的话肯定会把大齐拖进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