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1939之海狼

攻击巴库(二)(2 / 2)

他立即从驾驶员舱口探出头对还在坦克外徘徊的机电员艾勒大声叫道:“快进来,有你的位置。”

奥特。施瑙费尔听见驾驶员拉威克在那里兴奋的叫,于是便问他在说什么。驾驶员拉威克说:“头,艾勒有位置了。他可以跟我们一起作战。”

等这些在坦克外面徘徊的机电员都进入了坦克后,驾驶员拉威克已经试着将他座位前的操作杆拉了好几遍,同时仔细记住速度表、油量表、机油表、发动机转速表等对坦克驾驶员来说要随时观察的仪表。

坐在炮塔里的奥特。施瑙费尔等人也没有闲着,他们也在迅速适应眼前的这些设备,在这些设备上面,细心的修理人员已经贴上了很多纸条,上面注明了该设备的德文名字。不过这些德国装甲部队的精英很多时候只需要看一遍这些设备所处的位置和外形就大致猜到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了,毕竟俄国人造的坦克也是坦克,不会和德国坦克相差甚远。

奥特。施瑙费尔在接到了各成员报告准备完毕的报告后,通过喉部通话器命令驾驶员拉威克将坦克开到训练场上去转上几圈,同时试验一下成员们和坦克的磨合程度。

驾驶员拉威克早就启动了T-34-76型坦克的V-2柴油机,他早就听说该发动机是由苏联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所所研制,本打算装到飞机上,但后来由于欲装备的飞机要求推进功率提高到1000马力,此发动机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转到坦克上,改装后的V-2柴油机最先装到BT-7坦克上,在39年的苏日哈拉哈河之战中,该发动机由于使用柴油做燃料,日军反坦克手无法使用燃烧瓶点燃该坦克的发动机,因此BT-7坦克被日本人称为‘烧不着的坦克’。

最令德国人感到尴尬的是该发动机在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德国公司的大力援助,由于V-2柴油发动机使用高强度铸铝做发动机壳体,德国博世公司为该发动机提供了高性能的柴油发动机用高压柴油泵,并向苏联人转让了柴油泵的技术,使得V-2柴油发动机可靠性和工作寿命大大超过原设计,由最初的100~200摩托小时提高到400~500摩托小时,也使使用V-2柴油发动机的苏联坦克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T-34坦克最高时速为55千米/小时,里面V-2柴油发动机的功劳不小。

不过这苏联坦克的换档杆和操作杆操作起来还确实是费劲。拉威克拉了几下变速箱操作杆就觉得远没有德国ZF公司为IV号坦克生产的SSG76型变速箱操作杆好用。那变速器有同步啮合系统,而且使用了对角齿轮传动以减小变速箱工作噪音,这T-34-76型坦克的变速箱决没有自己用惯的SSG76型变速箱好用,拉威克感觉到自己不象是在操作二战的坦克,倒有些象是在操作一战的坦克似的。

不过德国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服从命令,虽然觉得用起来很费劲,但是拉威克还是毫无怨言操作着,他心想停止训练后去修理部队看看有没有可以换下T-34-76型坦克原装的变速箱。不过他心里明白由于减速器减速比不同,未必有合适的变速箱来替换。

奥特。施瑙费尔指挥着坦克群率先进入了坦克训练场,在远处已经树立了射击标靶。奥特。施瑙费尔通过喉部通话器要拉威克停在射击线后,自己从车长舱口探出头来使用望远镜测量远处的目标的距离。

炮长鲁佐在耳机里听到奥特。施瑙费尔发出的命令:“目标,十二点钟方向,距离800米,榴弹装填。”

装填手立即将一发76.2毫米榴弹装进了F-3476.2mm坦克炮的炮膛,而炮长鲁佐则用瞄准镜瞄准了奥特。施瑙费尔所说的目标,然后按下了击发按钮。

轰的一声,F-3476.2mm坦克炮炮口喷出一团火焰,在火焰中一发炮弹离膛而去,F-3476.2mm坦克炮由于后坐力向后猛烈后座,然后再次复位。

奥特。施瑙费尔用望远镜紧紧盯着目标,直到目标上被炸出一个洞以后,在他的脸上才露出少许笑容。他马上钻回自己的座位,再使用自己的车长观察镜再次寻找目标。这次的攻击也很完美。

紧接着下来的就是模拟战场的移动射击了。拉威克操纵着T-34坦克在高低不平的坦克训练场上飞奔,由于T-34-76型坦克的‘克里斯蒂’悬挂是使用大直径负重轮加上大型螺旋弹簧,T-34-76型坦克最高时速达到了40公里/小时。

在高速运动中奥特。施瑙费尔通过观察镜继续搜索目标,然后命令拉威克刹车短停,在这时向炮长鲁佐通报:“目标,十点钟方向,距离500米,穿甲弹装填。”

短停的T-34-76型坦克又是轰的一声,炮弹离膛而出,又一次命中了目标。然后拉威克迅速启动坦克,左转弯离开了射击场。

德国坦克手们开始了努力的训练,在这宝贵的训练时间里,陆军的装甲精英迅速掌握了使用苏联坦克技术,驾驶、搜索、射击等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德国坦克手们也开始加紧在俄语翻译的帮助下掌握常用的俄语单词和语句。就等着出击的命令下达。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