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走到希特勒跟前的时候,周天雷带头向希特勒行了军礼,嘴里大声喊道:“希特勒万岁。”在他的身后的德国海军军官都开始向希特勒行军礼。
希特勒看起来非常高兴,在港口的欢迎仪式上发表了一个长长的讲话。在讲话里希特勒首先表彰了德国海军在近期的功绩,特别是这次对美国东海岸的袭击。重创了美国的海军,使帝国的战争向胜利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在这个时候,下面的欢迎群众的欢叫声和口哨声打断了希特勒的演讲,希特勒也并不以为然,在下面的群众安静一些后他继续说着他心中的理想,然后就开始跑题了,又回到了日尔曼民族的复兴等内容上。
一个半小时后,希特勒那如同裹脚布的讲话终于结束了,在他后面的纳粹官员除了几个城府颇深的角色,其他的人脸上露出的都是如释重负的表情,然后他们走到台前接受群众的欢呼。在军乐声的高声吹打下,欢迎仪式结束了。
周天雷和他的部下与海军司令雷德尔和邓尼茨一起跟着希特勒的车队去了机场,他们要乘坐飞机去德国最高统帅部设立在东普鲁士的指挥所,也就是著名的‘狼穴’。
在飞机起飞过后,周天雷的部下们因为长期的在海上漂泊,时刻担心敌人的袭击和天气的影响,现在回到了德国,虽然飞机因为气流的原因比较颠簸,但是在海上见过大风浪的海军军官们哪里在乎这个,飞机起飞没过多久他们就一个个睡着了。
而周天雷则在脑子里回想这次海战的经过和所取得的经验教训等东西。在想了一会后他突然想起了这次飞行的终点竟然是希特勒在东普鲁士的设立的‘狼穴’。那么就是说明希特勒已经在做入侵苏联的准备了,那么自己为希特勒搞来了苏联生产的T-34和其它一些武器,在历史上德国入侵苏联的时间是在1941年的6月22日,以德国空军对苏联空军的袭击为开头。摧毁了苏联空军在西面边境一线机场所集结的大部分飞机,只有二线的机场由于德国空军分不出足够的攻击力量去攻击他们才没有遭受到一线机场那么大的损失。还可以对德国陆军行军纵队进行反击。在短短的时间内,德**队就推进到明斯克。
不过在历史上未能占领莫斯科后来的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由于在对苏开战前对巴尔干地区的行动拖延了时间,而且在克里特岛上德国伞兵出现了极其惨重的损失,迫使德国再也没有成规模的使用过伞兵部队。不过由于自己的到来,巴尔干战争提前打了,伞兵在克里特岛上空也没有出现什么比较大的伤亡。
那是不是会让希特勒提前进攻,比如说把时间确定在5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国际工人劳动节,苏联全境内的警戒都比较松弛。现在离5月1日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希特勒将自己和部下一起带到‘狼穴’,无疑就是在说他已经基本做好了对苏联的开战准备,只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而已。
不过周天雷并不认为如果将时间提到5月1日,德**队就会占领莫斯科,就会使斯大林领导的苏联苏维埃政府垮台。俄国人的精神是十分坚韧的。在历史上拿破仑一世曾经攻占过莫斯科。但是当时沙皇俄国优秀的将领库图佐夫主动放弃了莫斯科,并在法国人进来前就放火烧毁的莫斯科,用坚壁清野的办法来对付法国人。并在法国人那因为前进距离过长而变得异常脆弱的后勤补给线上动手,使法**队在杀到莫斯科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批又累又饿又冷的疲兵。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大批的法国士兵就倒在那三个敌人的进攻中。最后拿破仑被迫撤退的时候,跟着他撤出俄国的法国士兵连刚开始进入俄国的零头都没有。
(在历史上入侵苏联的纳粹德国也是如此,苏德战争开始后,希特勒就将夺取乌克兰和列宁格勒作为他的首要目标,所以当中央集团军群攻占斯莫棱斯克,打开了通往莫斯科的大门时,他却暂时放弃了对莫斯科的进攻,将古德里安的第二坦克集群从中央集团军群中分离开来去支援德国南方集团军对乌克兰的作战,此外还抽出兵力加入了北方集团军参与了在列宁格勒的作战。而当基辅会战展开后,希特勒又突然改变了他的战略,决定等基辅会战胜利结束后,将作战重点回到莫斯科轴线上,而只对列宁格勒实施围困。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进攻方法仍像战争初期那样,同时从三个方向给苏军以决定性打击。
虽然在10月20日,德军完成了对维亚兹马和布良斯克这两个包围圈内苏军的清剿,苏军66.3万人被俘,损失坦克1242辆,大炮和迫击炮5412门,取得了不亚于基辅会战的战果。但是由于天气的变坏使德军的攻势锐减。当德军前锋装甲部队进到莫扎伊斯克时,天已开始下雨了,道路变成了泥河。坦克走不多远就陷入泥潭中,简直无法前进。南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陷在奥廖尔到图拉之间的公路上达几天之久,一切补给只好依赖空运。德军于是被迫全线停止前进,以待大地封冻。
德军暂时的停进使苏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斯大林根据佐尔格从日本送来的情报,放心的将部署在西伯利亚与日本关东军对峙的25个步兵师和9个装甲旅的精锐部队陆续从东面西调到了莫斯科近郊。
11月3日至4日,第一次降霜了,虽然骤冷的气温使泥泞的道路变硬,为德军的机动提供了便利,但同时又使身上仍着单衣的德军陷入了冻馁之中。由于没有冬季服装,德军开始出现严重的冻伤。而在他们前面,苏联军队的实力因为增援部队的到来有所恢复,甚至在一些局部地区,苏联军队还取得了暂时的优势。
不过对德军杀伤最大的还是得数俄国特有的严寒,它曾经在拿破仑对俄国的进攻中来过,同样也在德国人身上显过灵。11月27日,气温在两小时内骤然下降了20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0摄氏度。大部分德军身无御寒之衣,数以千计的人员被冻伤,数以百计的人员被冻死。可怕的严寒不仅摧残士兵的身体,而且还使机器停转、武器失灵。与德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来自西伯利亚的苏军有着充分的冬季作战装备,苏军新型坦克T-34、T-35在严寒下仍能照常发动。
12月1日,包克挥其疲惫之师,再次发起攻势以作最后的努力。德军虽取得一些进展,但终被莫斯科周围坚强的防御所阻止。12月2日,小股德军透过苏军防线,冲入莫斯科近郊。但莫斯科的工人们从工厂冲出来,用他们的工具同德军搏斗。夜间,在遭受惨重损失后,这小股德军被苏军赶回了他们原来的阵地。此时,德军在各个方向的进攻都被可怕的严寒和苏军顽强的抵抗阻止了。虽然莫斯科近在眼前,也已处于他们的炮火射程之内,但他们已经精疲力尽,锐气丧尽。
12月4日,当气温降至零下52摄氏度时,德军再也不能作战了。古德里安怀着一颗沉重的心,他决定先撤退了。这是他那支所向无敌的装甲兵团自从踏平波兰以来的第一次撤退。而苏军已做好准备,将对疲惫不堪冻德半死的德军发起强大的反攻。
12月5日,斯大林下令苏军实施自开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反攻。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率先对北路德军发起反击,两天后收复克林。6日,朱可夫指挥西方方面军向中路和南路德军发起了强大反攻。到12日,各路德军战线被苏军迅速突破。15日,苏联政府机构迁回莫斯科。
12月19日,希特勒免去了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职务,自己亲自兼任陆军总司令。他发布命令说:“每一个人应站在其现在位置上打回去。当后方没有既设阵地时,绝对不许后退”。虽然德军将领都一再要求撤退,而且古德里安和赫普纳都因擅自撤退而被免职,可是希特勒却认为万万不可以退却,否则就会重蹈拿破仑的覆辙。虽然是由于他的固执,才会使这个战役走到了惨败的边缘,可是也因为他的固执,才使他不曾跳入这个深渊。毫无疑问的,因为他不肯撤出苏联或是斯莫棱斯克以东的地区,才使他的大军避免了一个比1812年还更可怕的浩劫。
这个后来被称为莫斯科保卫战,虽然它并没有将战略主动权从德国手里交给苏联,但是它打破了德国陆军天下无敌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