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脑回明朝

第一章第九十五章 铁铉(2 / 2)

“侯部堂此话真是折煞下官了。”饥饷二毖红,忙拱年作揖道,“下官初入兵部,几事多月绷叫忙后还望侯部堂能指点一番。”

“哈哈,铁大人客气了。侯某也只是比你多呆了一段时间而已。哪里说的上指点。不过若铁大人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尽管说,侯某等帮的绝不藏私。”如果说大家对侯泰晋升吏部尚书感觉不可思议,那么对飞跃到兵部侍郎一职的铁销更是充满好奇。侯泰对这个即将接替自己位置的铁销也好奇的很。

京城三四品以上官员不知凡几,却不知道皇帝为何会突然选择一介。籍籍无名的六品小官来接任自己的兵部侍郎一职。更不知皇帝是从何处得知铁锁其人。

不过两人之间或许不是第一次见面,但今天第一次正式相见,铁销留给他的印象还不错。

“下官在此就先谢过侯部堂了。”侯泰的爽朗干脆,一下子博得了铁销的好感,颇有中得知己的感觉,赶忙拱手一礼谢道。“客气了。铁大人此番进宫是去面圣谢恩的吧。”侯泰摆摆手阻止了铁销的行礼,看了一眼铁销袖中露出的奏本一角,将自己手里的谢恩奏本也亮了出来。

“呵呵。皇七浩荡圣恩,令下官甚为惶恐。身为臣子,当行谢恩才合烦矩。”铁销与侯泰两人望着彼此手中的奏本,不约而同的相视一笑。

“既然目的一致,那煎请铁大人一同俏行吧。”侯泰微微领首道。

“此乃下官荣幸。”铁销连忙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也是侯某之荣幸啊。”侯泰也不客气。当先走在了前面。不是他不懂得自谦,而是因为朱元璋当初为了规定上下级之间的尊卑有序,专门制定过一套法律制度,用以约束百官的行为。若非李修远当初曾强制废除了官员之间的跪拜礼。现在铁销看到侯泰时,还得当场下跪行礼,甚至是回避。

这就乏规矩。

侯泰即便自己不想受,但其余官员却绝不敢如此放肆造次。而且侯泰现在是六部之首的天官,天子近臣,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臣极位,谁敢不敬他三分。

当然了。他这吏部尚书毕竟不是以前的承相,也不是明中后期的内阁。权利虽大,但有限的很。起码他不能擅自越权插手其他部门的事务。

侯泰与铁销两人一见如故。又都是为人正直干脆之人,更是兵部侍郎一职的前后辈,共同话题不少。还没走到左顺们,两人就已聊的不亦乐乎。

“铁大人。”侯泰忽然在左顺们前站住。神情凝重的朝铁大人唤了一声。

“侯部堂请指教。”铁销被侯泰突然严肃的表情吓了一跳,慌忙神色一敛,一本正经的挺身静待着侯泰说下去。

“官场不比其他。步步皆凶险无比,凡事当加倍小心谨慎。”侯泰语重心长的提醒道。本来他还想提醒铁销注意一下兵部尚书茹瑞,但想了想终究还是没有说出口。

不管怎么说,他如今已是吏部尚书,天底下人的眼睛都盯着自己瞧。一言一行都必须符合礼法。若自己在背后说茹瑞的话被他人知晓,那败坏的可就是自己的名声了。尤其是自己现在还和茹瑞同是一品大臣。以后少不了要经常打交道。交际方式自然也要有所改变。

只是铁锁以前只不过是个六品小官,属于低级官员行列,对于朝堂之上大臣间的明争暗斗根本不熟悉,侯泰生怕他会吃亏,犹豫了一下才又道:“你现在刚刚进兵部,一切事情就多看多听少说,若是意见不合,定要沉住气,万不可轻易迁怒于人,更勿和他人起争端。但该坚持的还是耍坚持,哪怕到了皇上面前,也无需退缩。”

“是,多谢侯部堂指点,下官定然谨记在心。”铁锁听着侯泰的嘱咐,心中甚是感激。自从接到任命圣旨后。他心里就一直忐忑,生怕自己无法胜任,心态上暂时还没适应,此刻见侯泰对自己的关切之意溢于言表。感激之余连忙点头应声。

“嗯。”侯泰微微颌首,赞赏的看了铁销一眼,转身走进通政使司的办事衙门,铁锁见状,也赶忙随后跟上。

“侯部堂来了。”通政使陈周一见侯泰进来,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拱手作揖道,“来人,上茶。”

“陈大人客气了,侯某可不是特意到你这来喝茶的,呵呵。”侯泰看着陈周的态度,心里亦不由感慨,这一品和二品,果然就是天壤之别,以前自己虽也曾到通政使司呈递奏本,却是从未喝过通政使司里的茶。

“哪里。这位想必就是新任兵部左侍郎铁大人吧。”陈周本是性情稳重之人,向来不芶言笑,但面对皇帝特别恩宠的侯泰与铁锁二人,在维持官场明面上的礼仪时,也忍不住好奇的打量着官场冉冉升起的新星铁钵,似是想要看看这咋小铁销到底有多大能耐,竟能让皇帝对他另眼相看。

“陈大人严重了,铁某末进之辈,以后还请陈大人多多关照。”铁销神情镇定自若的拱手行了一礼道,语气显得很是客气谦和。事实上他也没有能不客气的本钱,人家资历摆在那,你想不服都不行。

如今通政使也是二品官,与侍郎一职相当,权利虽然说不上比六部大,但重要性却绝对要比六部重。通政使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于底簿内誊写诉告缘由,状奏闻。凡天下臣民实封入递,即于公厅启视,节写副本,然后奏闻。即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有事关机密重大者,其入奏仍用本司印信。

换句话说,在理论上是君主和臣下之间的一个联系中转站,任何官署上奏事件都必须经由其手。所以居七卿之下的最高个次,有资格参预“廷推”通政司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其封奏皆自御前开拆,故奸臣有事即露,无幸免者。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都是形式正规性的。至于大臣们私下求见皇帝和皇帝私下召见大臣,则无需经过这里。

“铁大人此话,陈某可不敢当。想必两位是面圣谢恩的吧。皇上早已料到了,所以命老臣在此等候二位。二位喝了茶,赶紧进宫吧。”陈周善意的提了一句。

“陈大人,你怎么不早说。侯某和铁大人这就进宫了。”侯泰与铁销二人闻言,呆了呆,好一会才回过神,略带着责怪的语气说道。然后连茶也顾不得喝上一口,就扯了扯铁锋的衣袖匆匆向乾清宫方向赶去。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