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四卷 同仇敌忾 第三十章 百无禁忌(2 / 2)

张学良微笑着解释到:“按照我们的估算,军队中军官的最低配备标准为三十配一,也就是说按贵军两万人地规模计算,朝鲜民族军至少需要七百名军官才堪堪够用,因此我们建议你选送一百名官兵到南京的中央陆军军官大学去,其余的分期分批进入沈阳陆军军官学校轮训,以后每年均可选送一到两百名优秀官兵到南京进修。一来能缩短时间尽快成军,二来也为你们将来开办自己的军校打下基础,金上校认为如何?”

金城焕感激地回答:“太谢谢各位将军了,你们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我代表全体朝鲜民族军和所有的朝鲜人民感谢你们!”

李宗仁笑着说道:“金上校不必客气,我们本来就是兄弟嘛!金上校。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按照我军的编制,你们朝鲜民族军的规模已经快达到了一个军了,金上校又是朝鲜民族军的缔造者之一,你地军衔应该不小于中将才合理啊,但为何你还佩戴上校军衔?”

金城焕严峻而又坚定地回答:“我发过誓,只要一天不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朝鲜收复失地,我就永远戴着上校军衔!”

大家听了金城焕的话,都为他那强烈的爱国心所感动,不约而同都向他表示自己由衷的敬佩!当问到这批优秀的特种战士什么时候可以上战场时。金城焕信心百倍地表示全体人员随时都可以立刻冲向敌人!李宗仁张学良和何应钦等人大为高兴。也不看计划中战士的军事演练,立刻邀请金城焕一同赶往沈阳大本营商讨作战事宜。金城焕激动万分,即将到来地军事行动令他和所有的民族军勇士心潮澎湃充满渴望。

张学良邀请金城焕和刘多荃同乘一辆越野车,李宗仁则招手让谢瑜随自己和何应钦一车同行。路上何应钦和李宗仁详细询问了这批人的训练情况和实力,谢瑜认真予以回答:“总体上看这批人实力不俗,枪法和身手都还不错,就是协同作战和爆破技术稍稍欠缺,考虑到他们深入敌后的主要任务是对日军后勤补给线、机场、粮库、弹药和油料等基地的打击破坏,这一个月来我们着重进行了爆破技术和协同突袭的训练,效果也还可以,不过真要是出任务我看还不行,如果再给我三个月的时间就更有把握些。”

何应钦和李宗仁对视一下,李宗仁问道:“时不我待啊!如果我们坚持马上执行特种行动计划,最低限度能有多少人符合要求?”

谢瑜想了一下回答:“可以编成四到五个五十人的分队,再多我就一点把握也没有了!”

李宗仁笑着说道:“这已经很不错了,哈哈,可以干了!”

何应钦提出一个建议:“其他人如果不参加爆破和小规模突袭行动,只需去进行暗杀和投毒等行动,剩下的那些人是否能够胜任?”

谢瑜笑了笑回答:“这就没有问题了,若论单兵对抗和干些阴暗之事绰绰有余!这帮人平时连休息都在讨论各种谋杀、绑架、投毒和放火等手段,简直可以说是百无禁忌无所不用其极,他们的很多经验和想法我认为都值得我们参考,为此我做了个总结报告准备提交南京特种基地作战处研究。”

“这就行了,我建议全都派出去吧!”何应钦高兴地说道:“对了,刚才说训练中减员很多,是否你们地训练太残酷了?”

谢瑜摇摇头回答:“也不是这样,相比我们自己地训练强度和要求就低了一大截,并非我们藏私,而是这帮朝鲜人总有自己的一套他们认为是正确地方法,结果就凭着一口怨气猛干瞎干,因而出现这么多的伤亡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些人倒也不是全部死去,其中就有四十人是自己离开出走的。”

“哦?怎么回事?难道你们的管理就这样松散无力?”李宗仁一听说有人擅自立刻就以为出现了逃兵,这对于治军严厉的李宗仁来讲是不可原谅的。

看到李宗仁的表情显得十分不悦,谢瑜连忙解释到:“并非如此,二位长官先听我解释,平时民族军司令金城焕上校和张将军的下属刘多荃处长也很少来,就我带着五十个南京来的弟兄训练他们,几个军需官都是张将军的人。这帮朝鲜人非常守纪律,对我们的管教相当遵从,只是本月中的一天军委总参谋部的戴笠将军来看过一次各项目的演练,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四十个水平最高的朝鲜人就不见了,我一着急就想向张将军和金城焕上校汇报,但立刻被张将军手下的那个中校军需官制止,他拿出了总参谋部的证件让我看过之后,告诉我一切照旧不要向如何人报告,金城焕上校那里他自然会去通知!因此我也就将此时压下去,既然二位长官问起,我也只能这么回答了,至于这四十个人怎么离开的又去了哪里,属下真的是一概不知。”

李宗仁和何应钦互视良久,心里的震惊无法形容:就连张学良的军队里都深藏着总参谋部的人员,自己的军队就可想而知了!李宗仁无可奈何地苦笑着,何应钦震惊过后反而一脸平静地思索起来。何应钦知道戴笠的能力和手段,只要是戴笠想要干的事,谁也无法去琢磨和阻止他!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