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四卷 同仇敌忾 第十四章 明来暗往(1 / 2)

第十四章明来暗往

金秋十月,南京中央政府看似普通的一个经济研讨会召开了。刘存事先召集了宋子文、蔡元培、马君武、杜锦、唐格等八位负责经济、文化和外交方面的各部官长,用一个多小时详细解释了自己对世界性经济萧条即将到来的判断理由,就华夏应该采取的何种对策提出意见供大家参考。

博学精明的宋子文第一个领会了刘存话中的深意,这位已经极为成熟稳健、对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深刻见解的年轻总理,一旦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以华夏人特有的智慧将各种隐晦老到的方略娓娓道来,令觉得自己是半个先知者的刘存钦佩不已自叹弗如。

阅历深厚的外长蔡元培提出了一个宝贵的意见:“幸亏主席精深的预见,我们得到一段相对较长的准备时间。本人认为,一个庞大计划的实施牵涉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广,要想不让别人起疑有所防备,前期的铺垫工作十分重要!在此我提出一点个人的浅见供大家商榷:从现在起,是否让我们摆出一副和善谦逊的姿态,向各国表明我们对世界和平与各国之间良好关系的珍视?各部门不妨都出去走走,与列强和善意的国家对应部门联略联略感情,虚心求教认真学习,开展全方位的探讨与合作,这样一来,我们就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好感,做起事来也少了许多沟通问题和人为障碍。”

蔡元培的建议受到大家地高度重视。各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各部门之间也因此而开始了紧密的配合。刘存看到自己的计划得到赞成领悟的同时正一点点被充实丰富,心里感到十分激动,他将欣喜和满足压抑在腹中脸上仍然是淡淡的微笑,一再告诫与会者这是目前国家的最高机密!之后他轻松离开了会场。

从十月下旬开始,华夏政府名目繁多地代表团开始了越洋之旅,此后三个月。欧美大地上的工厂、码头、国会大厦、市政厅留下了大批华夏官员和民间工商团体地足迹,一个个合作意向的敲定和一批批物资的采购。令欧美各国欣喜不已,马君武的文化交流团体以精湛的民族乐器演奏技艺和神秘的东方文化受到世界各国的热烈欢迎,每到一处都掀起了一股“华夏热”。在政府大量地宣传鼓励下,大批华夏学子前往欧美留学。

随着华夏与世界各国方方面面的交往以及自身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华夏街头出现了更多洋人的身影,宋子文总理对美、英、法、意、德、俄等十一个欧美国家的正式访问,将世界与华夏的交流与合作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有感于华夏的开放和工农业地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对华夏的兴趣剧增,大批财团踏上这个据说能轻易赚取暴利的国度,欧美八大银行在对华夏提供贷款的众多协议做最后的考察评估。

广西政府则通过境内众多的德、法、美合作者,得到巨额地投资和贷款。德、法两国大批先进的军工设备和技术转让通过钦州港转到岳州、武汉、九江、吴淞和马尾等军工生产基地,位于桂西北的飞机修理厂正在德、法技师的带动下尝试拆卸和组装教练飞机;武器装备研究所成果累累,无线电台轻便化小型化取得巨大进展;捷克式轻机枪的改进工艺顺利完成,这种能使用三十发弹匣的班用机枪大大简化了机件和供弹方式,更加利于大规模的生产和维护。半自动步枪也在紧张的研制当中;风冷式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仿造成功,已经达到连续三个小时不间断射击的水平;宜山峡谷兵工厂根据瑞典克虏伯子公司授权生产的十八型三十七毫米高射炮做出改进,成功运用于国产“怒龙二型”装甲车上……一系列地外引内联使华夏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地轨道,军工制造水平也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就在全国掀起建设热潮地时候,十一月中旬,刘存迎来了一个久违的客人。尽管刘存对新军尚未能就加入中央军序列达成一致而感到遗憾,但面对诚恳通达的周先生他还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信心。两人经过近八小时的彻夜密谈终于取得一致意见:刘存保证除蒋介石、阎锡山的部队外,其他军队不会向新军付诸武力,同时支持新军对山西吕梁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的逐步渗透,并答应新军的要求,派遣由二十名广西军校军官组成的教官团前往陕北,协助新军建立军事学校。新军承诺不首先攻击洛川以南地区,并表示一旦遇到外国势力的侵略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会谈结束,周先生揉了揉发涩的眼睛对刘存说道:“我们想在桂林设立一个办事处,进行一些物资的采购和转运工作。不知伯庸能否提供方便?”

刘存迟疑了一下笑着婉言拒绝:“这事不太好办!一来我得考虑可能发生的政治影响。毕竟新军还得不到众人的理解。其次在目前局势下我们之间的交往还不能公开,不然我就被动了。不如我们把联络点定在西安吧。冯玉祥将军如今整殇所部,听说又从俄国接受了一大批援助,请来了一批有远见卓识的洋专家协助军队进行政治军事的教育,冯将军与你是老朋友了,我们的买卖在他的地盘上交接我看一点问题也没有。”

周先生略为失望地点点头对刘存表示理解,同时为新军内部的分歧深感忧郁:“伯庸,我觉得事情得慢慢来才行,我们现在缺少一个合作的契机,我想这个时间也不会太长。陕甘宁地区一穷二白,如果故步自封我们的发展将十分困难。阎锡山一直在严密监视我们,几次在双方交接之地挑起事端,我们一再退让他却得寸进尺,唉!看来得打一仗才能解决问题了。我们如今缺枪少弹,北边和我们又在闹别扭不肯支持我们,看来要想站稳脚跟还得用鲜血去换啊!”

刘存亦一脸戚戚然表示理解,他想了一下提出个建议:“我让广西地黄旭初主席支援你们一批药品吧。加上四部无线电台,另外他们好像刚淘汰了两条老式子弹生产线和一批枪械修理工具。不如连同协议中的冬装一起送给你们如何?我让湖南的曾少坤将军送到湖北房县你们派人来取怎么样?”

“这太好了,感谢你伯庸!”周先生感激地说完颇有深意地看着刘存:“我们内部一直在争论不休但始终弄不明白,伯庸你心里到底想达到什么目的?眼下全国以你的势力最雄厚,身为国家领袖要想打倒谁那还不是名正言顺、手到擒来之事?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纮以及你手下的众多部属和学生,牢牢的控制了长江流域以南地绝大部分地区,西南有你的死党周西成和范石生坐镇,广东是你地老师济深先生。山东大部和河北的一半都在你们桂系的控制之下,有什么理由不去统一所有势力,反而放任大家在北方广大地区各行其政?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地方。伯庸,你能告诉我真正的原因吗?”

刘存原本忧郁的眼神更加黯淡,他站起来慢慢走到窗口拉开厚重的窗帘,对着天边地朝霞深情地说道:“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问我何求!华夏数百年来的内忧外患,已经把国人的心灵折磨得面目全非毫无信赖可言了!试想。我们如此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文化的民族,如果不是总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内斗,怎么会落到今天这份惨境?眼前列强环视国土沦丧,强大的外敌正磨刀霍霍蠢蠢欲动,你让我如何能狠得下心同室操戈干下那种亲痛仇快的罪恶勾当!哪怕我刘存今天就下台,我也不会对着自己的兄弟开枪。在这人民稍获安宁恢复民生而外敌随时入侵地危机关头。我实在是心焦如焚啊!要是我们都能团结起来那该多好啊!”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