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众望所归
一个难得的安宁祥和的春节过后,人民在“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精神的感召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生计中。一条条新的公路在脚下延伸,一个个新的工厂拔地而起,一垄垄新耕的土地在播种着收获。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充满希望的笑脸,人们从每天的报纸上都能看到各地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以及某省某地所取得的成绩,整个国家进入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
四月十六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期召开,这个对华夏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被全国人民寄予了无限希望!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是中央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人民代表,这些由新闻媒体和中央工作组联合监督、历时三个月、由底层人民自己推选出来的代表,真正代表了占人口绝大多数人民的意志。大会尚未召开就被国内外新闻媒体一致称为“古老国家的新希望”!世界的目光第一次整齐地投向了东方,投向了位于华夏母亲河怀抱中的古都南京!其中三百九十多名中外记者获得了采访资格。
大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开幕,汪精卫以中央主席的身份对过去一年进行回顾,精明的人们已经从主席台上那些显赫名人的座位安排上感觉到国家领导层即将发生的变化,这个极富古老华夏特色的座次安排,已经在悄然无声地告诉人们。国家核心权力的变化和走向。
令人意外的是,汪精卫的报告结束后,大会主持人中央政府秘书长兼政府办公厅厅长徐谦并没有象往常一样,请出人们期待以久的国家二号人物,而是由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和新组建的工业部、国土资源部、公共安全部以及司法部等十几位部委首脑向大会作报告。代表们都被这一新颖务实的工作作风所吸引,潮水般地掌声不时响起的,一直持续到十七日下午地会议中。
在十七日晚最后一次中央执委的例会上。无精打采的汪精卫就坐在不露声色总是一副微笑的刘存身边,汪精卫真正感到一股不可阻挡的新生力量在迅速壮大。刘存与中央众位元老和一群年轻的政府部长。用两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十一个省,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人民地热烈欢迎和拥戴,以刘存为首的这群年轻官员们深入乡村、工厂、学校和军营,体验民间疾苦,倾听人民的呼声,了解国家现阶段真实的民情和人民生存状况。他们用充满感情的演讲介绍国家的发展情况,激励人民发奋图强战胜眼前的困难。表示政府全心为民的决心,使无数历经苦难地人民对明天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希望。
也就是这两个多月的考察,在声势浩大的政治宣传推动下,刘存被树立成一个亲民务实、宽厚严谨的杰出政治家,他通过自己独到的见解和丰硕地成绩获得了元老们的一致认可和推崇。刘存提出的党政分离的新观点引起了全国人民的瞩目,以《党政分离之我见》一文引发了长达一个月的大辩论,得到了有强烈参政议政愿望的各党派和民间团体的大力支持和拥护,让中央大批官员加深了认识逐步转变了僵化的思想。随后刘存适时发表了《政治协商制度的必要性》。将社会舆论推向了,就连一直以批评态度和有色眼光看待华夏政局地国际势力,也对这个进步地民主思想给予很高的评价,刘存地影响力上升到举足轻重的新高度。
与刘存相比,汪精卫在这有限的三个多月时间里,竭尽全力进行说服和联络工作。整日整夜的与自己的智囊团开会商议寻找对策,但在刘存铺天盖地的影响下收效甚微,海外华人团体也纷纷转向了刘存。特别是在军中所受的打击令汪精卫沮丧和绝望,因为军中流传着刘存遇刺案的无数猜测,其中汪精卫有洗不掉的嫌疑,就连一直鼎力支持汪精卫的唐生智也奉劝他暂避风芒。在政府中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政治势力空前团结,他们对刘存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思想有着狂热的感情,加上元老派的立场改变转向刘存,汪精卫那种江河日下的感受实在深刻。
就在这天晚上,党中央主席、政府主席、政务院总理、国家议政院和新设立的有关部委领导人的候选人名单最后确定。十八日上午的表决。将决定在座许多人的政治命运。汪精卫难过地看到,刘存的名字已经从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候选名单中消失。登上了党中央主席和国家主席候选人的阵营里。
四月十八日上午九点正,一千六百五十二名人民代表面对众多的候选人投出手中庄严的选票。中午十二点,在一千多各界人民代表面前进行的计票工作结束,统计结果终于出来。当选举委员会主任胡汉民大声宣布‘刘存以一千五百九十九票当选为国家主席’时,全场欢声雷动掌声足足持续了五分钟时间,直到眼睛湿润的刘存走到前台向大家恭恭敬敬地反复鞠躬致意之后,代表们才意犹未尽陆续坐下。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领导层:国家主席刘存,副主席朱德培、张静江;党主席汪精卫,副主席胡汉民、谭延闿、孙科、刘存、蒋介石、李宗仁、唐生智;政务院总理宋子文;财政部长杜锦;内务部长黄绍纮;建设部长唐格;外交部长蔡元培;教育部长马君武……军事委员会主席李济深,副主席李宗仁、蒋介石。
大会于十九日下午闭幕,选举的结果随即向全世界公告。“桂系”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报刊上。
正当全华夏人民迎来崭新的历史机遇,大踏步走向建设国家走向繁荣地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野蛮践踏中国主权的罪恶行径:四月二十一日,日本“天津驻屯军”三个中队五百人,在厚颜无耻的日本内阁“第二次出兵山东案”的驱使下强行冲进济南城,同时五百名日本陆战队在青岛登陆,随即展开了野蛮的挑衅。
刘存立刻召开党政军联席会议,在一片战和不一的持久争论中力排众议,责成外交部向日本驻南京使馆提出强烈的抗议和警告。并向全世界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地强盗行为,表示华夏人民誓死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会议结束。蒋介石和李宗仁立即火速赶赴前线,共同处理济南事件。刘存则给驻守廊坊保定一线地白崇禧发去密电,给补充后正在淄博修整的俞作柏军发去指令,内容只有四个字:依计行事!接防后驻守吴淞只有三个月的新桂军梁铸部直属独立二师和特种大队接到刘存的命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华夏人民惊呆了!好不容易盼来的安定生活难道就这样毁掉了?一直以来逆来顺受的国人和众多的悲观主义者瞪着惊恐地双眼无助地等待命运的判决,报纸上逐渐出现议和投降派苍白的哀号。
五月一日,一直以舍生忘死反对强权的光辉形象留在人民心目中的斗士汪精卫,出人意料地接受外国记者采访。对《朝日新闻》和《法兰克福报》发表了“中日亲善,和睦求同”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