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三卷第三十九章 成王败寇(1 / 2)

第三十九章成王败寇

上海所有的报纸都刊登了李济深、马君武、刘存、范石生、周西成和中央政府数位大员即将会聚上海的消息。第二天上午,数以万计的民众天没亮就来到码头迎接这些国家的功臣和自己心目中的英雄,雄壮的乐曲、招展彩旗和热烈的欢呼组成了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

潮水般的声音令在宾馆里安慰戴季陶的张静江情绪低落,他随手关上面向码头的窗子,坐到戴季陶的对面轻轻说道:“古往今来,何人能跳出成王败寇的轮回啊!”

戴季陶哀声长叹:“我身上卖国贼的黑锅估计这辈子洗刷不清了!但愿我的付出能换来委员长的东山再起,否则我这一走恐怕再也难回故土了!”

“季陶兄千万不要泄气!想当初总理也是历经磨难数次远渡重洋,最后不也有了扬眉吐气的一天?”张静江打起精神劝慰道:“你如今只是暂时回避一段时间,等风声一过我们就会奋起反击,相信不久就会有个崭新局面。”

戴季陶一阵冷笑:“呵呵,反击?拿什么反击?军队在人家手里,中央政府如今大义凛然名正言顺站在顶端俯视我们,要是能反击也不用等到一败涂地之后才去策划了!”

“季陶兄何出此言?看来这次暂时的失败对你打击太大了。”张静江正色批驳:“对于突如其来的失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如果循序渐进谨言慎行,稳稳地把握江浙之后再从容发动。岂会有今日之残局?既然事已至此岂能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如此一来我们多年地心血岂不付之东流?因此,我们更应同心协力坚定信念,徐徐谋划事事努力,何愁没有再起的一天?委员长以退为进暂避锋芒实为上策,军队中绝大多数将领均属见利忘义之辈,武汉政府中各派官员全是钩心斗角争权夺利之徒,如今表明上精诚团结步调一致。假以时日定会冲突四起走向分裂!试想,步履蹒跚捉襟见肘的中央政府拿什么来维持巨大的开支和庞大的军费?我认为。我们之所以失败实乃我们当初的融资计划实施太慢,各个环节无法衔接,在尚未有充分准备之情况下又急功近利称王称霸的原因。只要我们吸取教训锲而不舍终能达成目地!”

戴季陶听了张静江理智的分析心中地颓丧渐渐散去,仿佛身处黎明前黑暗之中的孤独旅人看到即将升起的旭日光晕。他黯淡的眼睛逐渐有了神采,连语言也轻松明快起来:“静江兄的话令我茅塞顿开,遗憾的是我不能与大家冲锋陷阵了!我这一走家里的事只能拜托各位。唉!要是再来一次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看着重新鼓起斗志地戴季陶,张静江笑着赞许道:“季陶兄能如此忍辱负重就是对集体的最大贡献。我们在家定不会辜负季陶兄的厚望!哈哈,虞洽卿和孔祥熙两位商场博弈高手正在准备‘振兴债券’的发行,向国外融资的事情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之中,放心,你很快就会回来的!我俩连日奔波疲惫不堪,不如且休息片刻,晚饭后略作收拾我再送你上船如何?”

“也好!”戴季陶苍白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宾馆华丽的餐厅一角,张静江和戴季陶一边轻声交谈一边优雅地移动刀叉。正待结束地时候,邻桌两位美国商人的交谈把张静江吓了一跳,精通英文的张静江连忙站起来到邻桌礼貌地询问,对方一笑顺手给了他一张租界发行的英文报纸,张静江凝神一看冷汗滚滚而下,头版头条的大号黑体英文这样报道:奇迹!武汉政府一天内成功融资八千万!

深夜。潮湿的冷风将码头上地遍地纸屑吹得翻卷起伏,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响起,远洋的航船徐徐离开坚实的大地。风中的张静江最后向开往法国的邮轮望一眼,船舷上戴季陶的身影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伤感的张静江长长地叹了口气,随之摇摇头以驱散脑海里那张悲伤绝望的脸,那两行无助的泪痕。

奉化溪口,下野后地蒋介石一到故乡立即前往蒋母地墓前焚香拜祭,深铭孝道的蒋介石对母亲有着深厚地感情,这座精致肃穆的“慈庵”就是他在母亲“六旬冥诞”时建成的。望着缥缈的香烟徐徐升起,他沮丧失落的心情渐渐归于平静。

回来的路上他感叹万千。对自己超凡的自信和智谋产生了怀疑。他没有将失败再推到任何人身上。相反能躬身自省,对一年来的得失进行详尽的分析与总结。他知道是自己的盲目乐观和对武汉政府的轻视才是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当时张静江的极力劝阻没有让急于求成的自己所接受,下属在自己的感染下也变得眼高于顶不可一世,许多具体的工作松散怠滞漏洞百出,从而整个集团陷入一片浮躁和轻率之中。

蒋介石隐隐约约看到,事情的前前后后似乎有个模糊的身影总是站在一重厚重的大幕后面,以目前中央政府各势力的能力和见识,绝不能将整个运动的过程策划得这样有条有理天衣无缝,全国各地仿佛约定好一般动如怒潮静如小溪,能将数十万人的队伍指挥得如此进退自如的人在全国没有几个!发难的时机与临场的应对是如此准确完备,这股力量岂非相当可怕?

上一章 书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