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

第十一章 投石问路(2 / 2)

※※※

九月一日,农历七月十四,岭南传统习俗中今天是鬼的节日。入夜,简称邕城的南宁市万家灯火,街道边、大树下、邕江畔,到处是香火、烛火和夜风中飘荡回旋的冥纸残灰。

南国街李宗仁的官邸里笑声朗朗,黄旭初、钟祖培、梁朝机、刘日福、蔡振云、韦肇龙等一班旧将欢聚一堂月下畅饮,大家你来我往妙语不断,连年轻美貌的李夫人也忍俊不禁笑逐颜开。酒至微酣李宗仁笑着问身边的黄旭初:“以行,此次八桂动乱伯庸可事先与你沟通?”

黄旭初细想一下神色平静地回答:“没有!不过伯庸的用意我能体会一二。两年来我广西经济飞速发展,百姓生活逐月提高,税率税种虽然远低于其他各省,但藏富于民财政也逐渐丰实进入健康流转之轨道。当年我八桂满目疮痍嗷嗷待哺之时,中央政府以及各方势力有谁眷顾一眼?全都唯恐避之不及更不奢谈慷慨援救!在伯庸领导下我等众人精砺图治含辛茹苦取得些许成就之时,包括大本营在内的各方势力不知出于何种目的,表面满嘴赞誉,暗中竟然横加干涉安插细作甚至挑拨民意妄图陷我于灾难,实在难以理喻!之前我政府执法机构的叛乱报告就有八十份之多,何况伯庸严密庞大的情报局?伯庸此举也是心如刀割迫不得已啊!”

钟祖培闻言大吃一惊:“难道说此次动乱的前前后后竟然是伯庸一手操纵?如此说来伯庸心机岂不令人胆寒?”

“嗨!怎能如此评价伯庸!”李宗仁拉下脸严肃地批评钟祖培说:“伯庸通达锐敏满腹锦绣,数年来兢兢业业劳力劳心,为我八桂千万军民奠下雄厚之根基,隐隐成为全国之楷模!谁见过伯庸为自己牟取半分利益?我衷心敬佩伯庸之操守德行,说有伯庸之存在是我八桂军民之福一点也不过分!”

众将一听均点头赞同,李宗仁这才重现笑脸举杯相邀,不一会院子里又是欢声笑语杯盏交错,直到月色当空才散去。

寂静的院子里李宗仁独自沉思,李夫人拿来外衣给他轻轻披上然后静静依偎在他身上,幽幽地询问夫君:“九哥,是否想着刘伯庸之事?”

李宗仁搂过她娇柔的腰枝,赞许地点点头轻声说道:“洁儿实在聪敏贤淑善解人意。”

得到夫君的赞扬李夫人非常高兴:“伯庸也真是人才,短短两年就实现了九哥的诸多构想,就拿家里的日常用具来说,细白如雪的精盐,包装精美的酱料,雅致的餐具瓷器还有洗涤物品,听说明年我们还能坐上自己生产的客车。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办到的。”

李宗仁笑着回应:“是啊!此等贤才百年难遇啊!”

“听说九哥和健生上次给他介绍个桂林女子,不知我们什么时候能喝上喜酒?”女人的心思总是那么细腻。

“呵呵,伯庸眼光高远此事进展如何我也不知,不如改日你问问健生的夫人如何?”李宗仁温存地抚了抚她的秀发:“好了,秋夜已深潮气渐重,洁儿先回房歇息,我随后就来。”

李夫人叮嘱一番乖巧地离去,李宗仁望着天上明月心中感慨万千:

刘存的出现令他有种无力应对的感觉,就连自己身边赤胆忠心的将校也为之倾倒,渐渐归心于他。纵观刘存的所作所为无不寓意深远稠密周详,仿佛每一步他都胸有成竹先机在握,每每看似可有可无的诸多小事,不久在他手里往往就变得至关重要丝丝相扣,轻易就能化作成功的基石!两军合并之前的诸多恩怨竟让他在谈笑风生轻描淡写间从容化解,连原因他也从不过问仿佛从未发生一般,相反他鼎力相助慷慨驰援,以至使自己帐下诸多将校心存疚愧感恩戴德!如今更是众望所归硕果累累,连各方势力都胆战心惊。就以此次他一手策划的镇乱而言,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机会之选择布局之阴狠,无不令人拍案叫绝!社会舆论在他手里犹如道士腰间的招魂旗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我军政将帅同仇敌忾之下他仍百般不忍昭彰贤德,轻轻松松达到目的之后还获得崇高的敬意和歌颂,七十三颗人头用以杀鸡儆猴之余,变成一颗颗石子骨碌碌滚到各方势力的院子里,而他稳坐家中静观其变,这份如渊城府和辛辣手段实在令人毛骨悚然!

更为可怕的是他那无孔不入的情报网络,北到京津南至狮城,东起上海西临成都无所不在,诸如栖身于商社会馆之类的外围人员更是数不胜数,大家都心甘情愿替他卖命而毫无怨言,他手中忠于他的军事力量完全能在数天之内聚集十万之众!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对手啊!苍天为何这般厚待于他?!如此枭雄只能与之联合方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若与之为敌无异以卵击石最终落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看来,自己的满腔抱负只能另寻施展之处了,如今唯一的机会也就是尽快挥兵中原。好在如今的刘存略显生涩,遇到大是大非之事似乎举棋不定心存顾虑,毕竟他还是稍稍年轻,或许这就是他暂时的弱点,假以时日经历几次挫折磨练,不知他又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