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存放下筷子擦擦嘴后提了个建议:“是啊!怎么说这帮兄弟在统一战役中不少流血流汗,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就发几枚奖章的确说不过去。如果处置不当恐怕有伤军心民心,对往后之军队征兵和政府名誉均会带来不可估量之负面影响。我建议,由省府出面,成立一个建筑集团公司,由建设厅管辖。一个矿业集团公司,由国土厅管辖。下属每县设立一个相应之分公司,全面接揽各级政府之基建项目,修建扩建城乡街道、乡村小路和学堂,开发现有煤矿、铁矿和锡矿等。第一年由政府发放月薪,一年后鼓励各地组成集体或个儿承包县级公司,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计算,一年之后大多数人就会不满足于现状自己要求自立门户了。”
“好!伯庸深谋远虑,一席话即解我忧烦!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黄旭初放下饭碗感慨的说。
刘存连忙说道:“以行兄日理万机千头百绪,事事得亲历亲为废寝忘食,我仅动动嘴皮从旁援手一二,常觉心中有愧,哪能当以行兄称赞?不如这样,以行兄从国内各名校和大都市高薪请来一些归国专家学者,成立一个智囊团研究制定我广西之发展策略,平时可多深入基层调研总结,也可给政法学校学员讲课传经,又可减轻以行兄身上的压力,腾出手来做全局发展的决策规划,兄以为如何?”
黄旭初听后非常高兴连连称善,一顿饭大有收获。
※※※
总部会议室里坐着两排年轻的将校军官,除了总参谋部主任孙逐良、总装备部主任谢达材之外,刘存兼任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主任邱祥俊少将、情报局长韦雄辉少将、以及各部门的副官长二十余人全是这次统一战役中涌现出来的后起之秀,看着一张张年轻而又充满斗志的脸,刘存心里十分欣慰。
两个小时的战略研讨会议结束后,刘存留下孙逐良、谢达材、邱祥俊和韦雄辉四人,刘存从总后勤部主任邱祥俊开始逐一询问各部的情况。
“我军现有运输卡车一百七十三辆,小汽车三十一辆,军马二千四百余匹,现已装备各军。根据将军的指示我们只留给总部三辆小汽车十辆卡车,马匹三十匹。野战医院估计要到半年后才能给革命军的三个军逐一配备,桂林制药厂生产设备正在安装。其他部门各处在组建中。”邱祥俊少将是都安县人,学识渊博责任心强,是谢达材读军需学校时的同学,从湘军中辞职后转入当时梁铸特种旅任上校运输大队长。谢达材向刘存极力推荐,邱祥俊在统一战役中代替调往装备部的谢达材指挥后勤系统,得到各军官兵的极大认同和赞誉。此次陆炎调到革命军总部任职,邱祥俊即被刘存提为总后勤部少将主任。
谢达材接着汇报:“截至十一月十五日,捷克式班用机关枪我们已组装了三百四十挺,仿制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估计再有三个月时间就能自己生产。其余除宜山峡谷兵工厂、宜山军用机械厂还在设备调试之外,梧州厂、八步厂的步枪、双管猎枪、手枪和各种弹药武器生产顺利。装备研究所一个月前已搬到宜山,人员基本齐备,国外的六名专家已投入工作和教学。”
刘存点点头问道:“专家们对工作和生活条件是否满意?”
“我们自己的二十余名土专家没有任何问题,搬到宜山后都说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吃的也丰富适应。”说到这谢达材有点犯难,但还是实话实说:“那六名外国专家工作勤恳认真,只是老是想出去找女人,没办法我只好在柳州找了几个安南女人送去服侍他们,这段时间他们干活和授课都热情高涨。”
大家小声笑了笑,刘存说道:“没关系,但一定要加强保密和安全工作。等过两年我们自己的人才回来之后就轻松多了。雄辉,你通知桂东情报处密切留意梧州的几个工科学校,有好的人才就招进来送往宜山。”
“是!”韦雄辉立即回答。
“另外,情报局立即抽调十几个精兵强将到宜山,把宜山情报科升级为桂西北情报处。”刘存认真地指示:“毕竟桂西北是有色金属之乡,我们的许多战略工厂都要设在那里,宜山一年内将成为我军的军工生产和研究基地。因此保密防间、安全保障任务十分艰巨。”
“是!”韦雄辉回答后接着汇报:“桂西处在滇省已成功建立春城情报站,另有四名情报人员以滇籍人身份考入滇省陆军军官学校。桂商会也在春城落脚。局技术处和参谋部人员配合已经绘制了桂、滇、黔三省地形图,关键区域制作了沙盘。”
刘存非常满意地说:“很好!谢主任和邱主任,你们两部要加强合作,梧州军用造船厂八百到一千吨级的炮艇要加紧改装和尝试仿造,运输船全部交给那两家民营厂去做,时间紧迫。”
“是!”两人立即回答。
刘存转向韦雄辉认真的说:“滇军唐继尧似乎等不及了,我判断很快我们就有一仗要打!情报局要全力以赴做好前期工作。命令广州局杨勇军立即与驻守在广东的各部滇军联络和策反,特别是范石生部,他和李宗仁司令长官有过交情,与我军感情不错。他和唐继尧有巨大仇怨,几年前被唐继尧赶出滇省后时刻梦想回滇主政,苦于自身实力空怀其志,这次我们就好好帮他一把,也好有机会到春城去参观参观吴三桂的金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