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呯——”
一声清脆的枪声,激起西江水面的几涟波纹,回荡在梧州城上空。绿林出生的冯葆初终于结束了他钻营投机、巧取豪夺的一生。枪声也同时宣布,梧州城从此回到革命者的手中。
冯葆初旅的缴械几乎没有经过任何的抵抗与镇压,两千余名降卒先后被解下早已停泊在东城外军营码头的各种船只,逆流而上驶往龙墟镇军营。
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梧州城插满了彩旗和华夏革命军的旗帜。下午两点,梧州城的名流士绅和成千上万的民众早已聚集在通往东门的主要街道和江堤上。讨贼军整齐严谨的军容和秋毫无犯的严格纪律,加上全面细致的宣传,让人们明白了革命军与一般军阀之间的区别,逐渐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称赞。
两点五十五分,华夏民国海军的七、八艘炮艇悬挂着彩旗威风凛凛地开进西江码头一片水域,在万众的欢呼声中拉响了响彻云霄的汽笛;陆地上,广州大本营的众多代表在第一军第一师一部仪仗队的簇拥下,来到距离东门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时跨下骏马,神采奕奕地接受广西讨贼军第一军一干军官的敬礼,并在他们周到的引导下登上城楼,一时间鼓乐震天欢声雷动,威武的仪仗队迈着坚定有力的步法进入梧州城……
回到指挥部,原本宽阔的空间因众多大员的到来显得拥挤,总指挥魏邦平宣布大本营的嘉奖令后掌声不断。在众人的注视下,革命军第一军军长梁鸿楷代为宣读了大本营关于“广西讨贼军第一军”更名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的命令,任命黄绍竑为总指挥授少将军衔,任命白崇禧为参谋长授少将军衔,任命刘存为副总指挥授少将军衔。“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就在一片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宣告成立并通电全国。随后,黄绍竑、白崇禧和刘存穿梭于各种会议和招待酒会之中,与李济深、陈铭枢、陈济棠、张发奎等数十人会面交谈,直到第四天众人离去才顿感轻松。即日,广州大本营设立了“西江善后督办行署”,任命李济深为督办。
白崇禧和黄绍竑给李宗仁的致谢函信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尽管李宗仁部流失了两个营的兵力,他仍然大度地表示谅解,并希望彼此加强联系互帮互助。
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仍旧设在原处,由于胜仗带来了较多的兵源和缴获,讨贼军人数增加到四千八百余人,其中俞作柏和伍延飏的加盟起了较大作用,对以后的征伐有着很高的示范意义,这就意味着迅速壮大的讨贼军已到了变革的时候。总指挥部里黄绍竑、白崇禧、刘存和陈雄在慎重考虑军队各主官的任命和编制的设置,最后整合了大家的意见作出决定:
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黄绍竑
参谋长兼前敌总指挥白崇禧
副总指挥兼军政总办刘存
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驻大本营联络处主任陈雄
第一团团长俞作柏
第二团团长伍延飏
第三团团长夏威
第四团团长韦云淞
总部直属教导营营长龙剑光
总部直属炮兵营营长陆炎
由于装备落后,每个团只有一个炮兵连和一个工兵连。直属的两个营实力较强,特别是教导营,除了三个常规步兵连以外,还设置了炮兵连、工兵连和警卫连,负责起基层班、排长的培养并担负总部的警卫任务。情报处为团级单位,直接对总指挥部负责,张成升为军政副官长兼总部情报处长,所部人员共二百一十三人,总部七十二人其余全都分散于两广各地。下设一科内务科、二科情报科、三科行动科、四科机要科、五科技术科、六科缉毒缉私科。韦雄辉任桂西情报处长,孙逐良任桂北情报处长,刘亦清任桂中情报处长,杨勇军任广州情报处长兼联络处副主任,李定略为香港情报处长。
在讨贼军营以上军事会议上,黄绍竑命令立即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大练兵,严格按照已颁布的《士兵管理规范》和《训练纲要》执行,特别要求加强士兵的思想教育,各团基层班、排长开始分期分批进入直属教导营轮训,副营级以上军官必须分两批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研讨,由白崇禧、刘存负责讲授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