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康熙

057. 事事烦心(2 / 2)

到了申时,康熙皇帝正准备用晚膳,忽然有内侍进来禀告,内阁大臣明珠、内阁大臣索额图与总理大臣佛伦有前线战报,均在宫门处请旨入见。因佛伦衔命总理平藩粮饷、且兼理四川粮饷,粮食和工资乃为诸事首重,何况又是牵涉最有战斗力、且容易哗变的前线部队、底层士兵们的口粮和薪饷!!!“皇帝不差饿兵”。康熙急忙宣召,移驾至南书房接见众卿。

康熙十九年,三月初十那一日,康熙皇帝于上朝之时,收到了抚远大将军图海传来的前线战报,言及四路大军进川已渐成合围之势。其实古代天广地远,消息不便,即便是每日八百里加急、昼夜兼程、往返送递京都与前线请答的上谕和奏折,再到兵部转转手延迟一日,其实这个前线的形势判断,或许早就是十日前的旧闻了。

因此,古代打仗的时候,选择一位有见识、会统兵挂帅的大将军十分重要!此人不仅声望要高、能压得住阵脚;而且他还须得具备临场布阵、应对变局、运筹帷幄的能力。当然,最重要地一点是,这位大将军必须得忠心、忠于君王。毕竟在古代的交通和联讯都不方便,高高在上的皇帝想要及时、全面、正确地掌控前线战局,莫不如放权给有能力的前沿大将军统筹。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是这个道理。可惜,真正能够放权、敢于放权,并且完全下放权力给另外一位不是由皇亲国戚担任统兵大将的皇帝,历史上还真没有几个。即使有那出名的几位人物,后来尽皆逃不过功高震主的凋零下场。

南方战局的真正情形是,康熙十九年,三月初七,彰泰、喇布率部攻破了辰龙关,打开了入黔的门户。与此同时,图海所属绿营将领勇略将军、宁夏提督赵良栋、奋威将军平凉提督王进宝等,截至三月十日已陆续攻占了汉中、兴安。

三月十二日午时,内阁大学士明珠、索额图收到彰泰、图海奏报,立刻决定尽快上呈御览,以宽圣心。与此同时,图海所部绿营军的粮饷请折也已递至京师,总理平藩粮饷的大臣佛伦,候在内阁里会同诸位大学士,以及兵部尚书午喀、兵部侍郎焦毓瑞等几位大人深入探讨一番,立刻随同两位身份显赫地首辅大学士一起进宫见驾。

康熙皇帝听奏报说三月十日汉中、兴安已然取下,便长身立在平板雕刻的大清全国舆图旁边审视,索额图陪在皇帝身侧,主动帮皇帝演示几路大军逐日进兵的情形,并推断说倘无意外,成都、保宁、重庆等地也不日既克。

康熙闻言大是欣慰,手指遥点舆图南方道:“四川平,即可纵入云贵,形势大有可为呀。”

康熙又问及佛伦关于前线兵马粮饷之事,佛伦言道:

“因上次拨运粮饷是三月初二,如今战局渐次展开,又接连几场大捷,前线督阵必定加粮加饷酬之,每员每日调涨为六分银子,每月照比往日须多开支九钱银,平藩大军另计拨发三十五万两饷银,可维持至四月二十日。”

康熙皇帝神情凝重,转头去问明珠:“明卿,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明珠赶忙回道:“启禀皇上,战局紧迫当为首重,此事延误不得。不过,倘若薪饷从京畿发运恐怕路途遥远,赶不及日程,可否直接从最近的江南道官平仓调拨?”

康熙皇帝一听,顿觉很合情理,随即颁下圣谕:“嗯,此言甚合朕意,酌内阁草拟谕旨,即日调拨江南道官平仓银钱四十万两,就近供给平藩大军。”

明珠十分谨慎,又追问一句:“皇上,此次征调饷银的钦差,圣意属谁方妥?”

康熙皇帝微微沉吟,忽尔笑道:“命汤斌担任征调平藩饷银的钦差大臣。”

康熙颇有深意地望一眼明珠,突然补充一句:“命纳兰成德担任副使同行,辅佐汤斌。”

[[[CP|W:900|H:600|A:L|U:file2./cpters/201012/7/174207763427316354606175264.jpg]]]

敬谢wx-ad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