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是光绪特简的由小小山西太原知府一夜之间升任驻藏帮办大臣、驻藏军训练大臣的锡良。
锡良是满洲老人,不过从小严格的家庭教育及对华夏文化的崇敬并没有让他像有些旗人那样对皇帝的革新政策愤愤不平,心怀不满。加之代代书香门第,虽是世袭轻车都尉的品级,仕途上却是走得正途——同治十二年的二甲进士,正儿八经的翰林院出身,这个身份的旗人像满清愚昧的家法——满不点元、汉不选妃(殿试时,皇帝有意的不选旗人做状元、榜眼、探花,内宫不选汉族妃嫔)属于凤毛麟角一样的人物,偏偏其父担心儿子读书忘了骑射的根本,请了高手教授了锡良整整八年的武功,锡良自小又喜欢外国传进来的兵书战策、武器图志,所以,连文武双全的荣禄一见他也青睐不已。
锡良却一点儿不敢大意,别说现在皇帝已经严旨化满为汉,就是看看大街上人们穿着打扮他心里也明白——大清早已完了,虽然太庙里还供奉着太祖高皇帝,但听人说,春节过后,太庙就要大变样,大清历代帝后的灵位全被搬进景山观德殿祭祀。太庙的正中换成了轩辕黄帝。像唐宋元明一般,随着皇帝铁腕手段,那个朝代早已成为历史。
他这次走得急,为了不泄露机密,连北京警备司令部和禁卫军里的士兵都没让带,皇帝特谕让山东巡抚从山东警备军里挑了300精壮做随从,所以他才走了旱路,准备在扬州登船顺江而上。
正想着皇帝召见时亲切的话语和对尼泊尔敏锐的洞察力的锡良被小明子唤醒。带了300士兵不入北门,去了扬州城东北3里地的驻防警备军的营地,这里正好位于新旧扬州城之间,锡良一进门发现兵制改革后的警备军果然与原先不同,驻扎的一个团竟然没发现30岁以上的士兵,全都是军装鲜明,孔武有力的年轻人身影。不过用的武器一般,就是原来江南制造总局——现在的帝国兵工第一集团10几年前生产的老式步枪,大炮只有10门小口径的,不过看起来也就不到30的原淮军哨长,现任团长倒是很热情,笔直的军服军礼齐全让进了营房。
寒暄过后,锡良才得知,28岁的团长是安徽人李德胜,年龄不大可从15就是军人了,旧军队过来的人对李中堂忠心不二,被皇帝下诏去帝国国防大学轮训半年后直升了团长,也许是他跟李中堂小老乡的关系起了作用。不过,连他也不知道的是,其实皇帝首先看中的是他的能力,再次就是他的名字。
李德胜怎么说也不要锡良的银子,两人拉扯起来:“你是看不起兄弟是怎么?我这里再困难2000多号弟兄们还能没你们的饭吃?!过节的东西早就发下来了,皇上还多给了400斤牛肉呢,把钱收回去,不然请大人去驿站,下官恕不接待!”
话说到这种程度,锡良再让也无意,就揣了银票一会儿偷偷吩咐小明子去买了200两银子的猪肉、鸡肉、下酒的时令果子和50两银子的扬州米酒请警备军一起过小年。军营里的士兵霎时欢腾起来,帮着锡良的士兵忙活起来。
李德胜还真是细心,让伙房煮了开水请锡良一行人洗了澡洗了衣服,先换上警备军的军装,安排疲惫的士兵安歇了。锡良也睡了两个小时,就被小明子叫醒:“爷,外面热闹的很呢!咱们出去逛逛吧。”
李团长也盛情邀请还自告奋勇做导游,说的锡良也来也兴头想去码头看看,就换了便装,三人出了军营骑马进了扬州城。
“大人,你后天走,明天不去两江总督府拜谒下沈大人?江苏警备军司令部也在南京。”李德胜随手指着各处名胜忽的冒出一句。
完全沉静在欢闹人群里的锡良笑道:“如果扬州的码头能走还是从这里走,快捷。彭雪帅指派南洋舰队的内河舰队运载,只怕是这里的航道狭窄,若是去南京有军机在身也不好去拜谒。君命难违不是?别大人大人的称呼,我们还是兄弟相称呼,也不是以前了嘛。”
“属下可不敢,您可是钦命大臣,上回听说两江总督沈大人见了江苏警备军司令官吴将军一时忘了,还想着是以前提督见总督的礼仪,被大家笑谈了好些日子呢!”
“那都是说笑,”锡良跳下马把马缰绳扔给小明子道:“你找个地方把我和李团长的马拴上,咱们走走。”手里却提着鞭子继续道:“是大家看着皇上注意这些个小节才越发警惕起来。我在京里见了禁卫军的宋庆军长听他说原来那个四川总督进京述职,因为宋将军没给他敬礼告到了御前,那老头让皇上大骂一顿说禁卫军凭什么给你敬礼?你算哪根大葱!朕的上谕你都当糊墙纸了?!好嘛,好好的带原品级致仕(发一半原来的俸禄退休)一下子变成了立即开缺回乡,李中堂当场笑得连茶杯都碰倒了。这不是倒霉往枪口上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