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帝国时代

第十五章 瞒天过海!2(2 / 2)

据越南史书记载,在明命帝初年,便在皇城内左侧建立内藏库,用以储备皇室的金银财宝,后来各地搜刮的金银实在太多,所以明命帝下旨把原本的一个库房扩大为7个。

到了明命十二年,明命帝为了使全国的财富集中于皇室手里,下旨把各省除必要财政留存外,全部运送顺化储藏于内藏库中,十三年,河内送来2万两,十六年,广南六省共送来十两银锭2500多锭,合计120万多两。

因为各地银锭含银量不等,明命帝还下令今后所有送进内藏库的金银必须规格统一,不得使用残次金银混淆。明命之后,绍治帝又搜刮了近200万两银锭送入内藏库珍藏以流传后世。除此之外,内藏库还保存着一大批黄金,是明命年间国王传旨铸造百两金锭1000锭,名为越南通宝,绍治、嗣德年间,皇室不顾内忧外患又抓紧搜刮了巨额黄金存入,金锭少至1两,多至100两皆有,到了阮福升的嗣德末年,皇室内帑到底有多少金银财宝,一直秘而不宣,连国王也不清楚,只有内务府管库大臣阮英杰和左丞相黄永轩清楚。

那是一笔天文数字!

在兵火连天的环境中即位的阮福升没有拿出一点内帑银子用以和全国民众共度国难,反而一如既往用其保证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赏赐高官显贵和近臣的用度。左丞相黄永轩私底下都认为上天降灾将灭阮氏!只是越发苦了千万越南百姓!

“你混蛋!”唐汉明看着吓得面无人色的奕?大吼,气的在养心殿里背着手左右踱步,心里盘算着怎么处罚这个庆郡王。

连在场的李鸿章、彭玉麟、赵烈文也不好开口求情。越南使臣暗中给朝廷王公大臣呈送金银财物的事情毓贤早就密报给唐汉明了。李鸿章、曾纪泽等人第一时间收下金银就给皇帝坦白,大家都清楚内外新政、练兵需要钱,所以唐汉明并没有当成大事,还笑谈着让众位大臣把金银财物送到户部尚书阎敬铭那里充公,说下次越南人再送钱众人可以照收不误,全部作为陆海军军费和教育费用。

可一向机灵的奕?不知犯了什么傻气还是穷的揭不开锅了,他收的金银最多,脑子进水似的一相情愿的认为皇帝不知道此事,自己眯了起来。这下子把唐汉明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将其叫到大内上来就是一顿臭骂。

“奕?,朕举行亲政大典时每位亲王赏了5万两银子,你是郡王照样赏了你5万,每年朕还照旧给你发着30000两的俸禄,你是聋子还是瞎子!不知道现在正处罚贪官污吏!李中堂他们每年才多少俸禄?10000两!**就这么不长眼?收银子还收到外藩使臣那里去了?让外藩看咱们大清这改革维新是怎么一回事?!大清满朝的贪官污吏?!你脑子让驴踢了还是让门挤了?!丢人现眼到九州外国去了!丢朕的脸!丢中国的脸!!你趁早滚回家去抱着银子一块过去吧,别跪在这让朕恶心!”

从未有过的唇刀舌剑杀气腾腾的骂声让李鸿章等人噤若寒蝉,连一向稳重的赵烈文都奇怪小皇帝哪来这么多新鲜的骂人话,奕?满头冷汗不敢反驳只嗵嗵叩头,头皮已经发青了。

“皇上息怒!庆郡王也是一时糊涂,臣愿担保王爷今后不敢再欺瞒皇上,再说王爷家里确实有些困难。”李鸿章善解人意的劝解,唐汉明忘了,奕?本就是个穷贝子,连他母亲去世都是皇帝秘赏白银办理的,李鸿章心里明白,皇帝并不是真的为奕?收取金银的事情发怒,真正让皇帝生气的是奕?收了钱不禀奏、隐瞒此事,李鸿章通过这些日子些许了解了皇帝脾气:做错事没关系,小皇帝最在乎的是你跟他离心离德欺君罔上,把他当小孩子看!那就该倒霉了,这不,奕?做了活生生的例子。

唐汉明坐了宝座余怒未消,看看下头奕?的可怜样儿也不禁暗笑:这个庆郡王倒是跟穿越前历史书上说的很像,知道自己对满洲宗室大开杀戒,他却表现出贪财做田舍翁的蠢事,半明半暗的向皇帝表明他永远不敢觊觎大位的真意。哼哼,小算盘打得精明。

但这种事除了皇室宗亲们,外人很难理解,于是唐汉明假装叹气心照不宣:“奕?,朕知道你是个孝子,家里有困难,但为什么不跟朕说非得去藏匿外藩那点儿银子?!让外人看笑话?!现在宗室就这么几家,说起来朕还得叫你一声皇叔,下不为例。毓贤。”

“奴才在!”铁杆保皇派毓贤把内务部打理的井井有条,省了唐汉明不少事。

“你想着,从朕给各大银行、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企业投资里面拨出些股票,每位亲王赏给20万,奕?、曾纪泽同例,其余郡王15万,剩下的公侯伯子男你看着办,作为永远产业世代继承,再把热河省的皇庄挑两个赐给庆郡王。奕?,那些金银你交给户部阎敬铭,毓贤再从大内发五万银子给你。记着,亲戚归亲戚,制度是制度!今后缺什么给朕说!”

“奴才再也不敢了!谢皇上天恩!”满头乌青的奕?眨着晶亮的双眼含着泪起身。

“奴才有下情回禀!皇上,越南使臣给奴才送金银时奴才想着法国人在越南作战,朝廷最好提前预备,所以奴才、奴才大着胆子向他们要了一份越南详细的地图,越南使臣正好带了一份,还将越南各省府县的人口、出产注明了,奴才恭呈皇上御览!”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卷月白色的纱绢双手呈上。

上一页 书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