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修改
汗一个,时间搞错了,刘焉当时还活的健康的很。
******************
笑罢,董卓盯向桓飞,“那日宴席之上,李乐,你竟敢顶撞本太师?”
桓飞抬头看向董卓,这千古奸臣此刻还如此张狂跋扈,但他绝不会知道他的寿命只剩下半载而已。
他默然不语,董卓却似非常得意,“蔡大人力陈汝出身贼寇,尚不知礼数,这次就不责汝上不敬之罪了。汝弃暗投明,引部归顺朝廷,本太师就代朝廷封你为宜阳校尉,洛水一战,能克朱俊贼部,汝麾下军士出力甚大,本太师赏罚分明,有功自当再封赏,封你为偏将军,眼下就随李肃将军在长安督练军伍。”
桓飞谢过旨意,却不知要协助李肃训练什么士卒。回头找李肃好好问问。说起来自打那宴会之后,就再也没见着李肃。
捧着圣旨,正待退下,却见一旁李儒上前一步,出班禀道:“启禀太师,李乐来自河东白波,素闻白波与匈奴交好,此番匈奴右贤王去卑为匈奴正使来朝,何不就此请李乐将军也一同参与午后的接见呢?相信定有助益。”
桓飞心道:“果然来了。”
李儒这理由说的其实非常牵强,但朝中上下无不知道李儒对这个白波降将的身份一直抱有怀疑,无非想借机再查证一番。
董卓点点头:“甚好。”,但眼睛却扫向桓飞。
桓飞暗忖演戏就做全套吧,回道:“末将在白波贼众中位小职卑,就怕右贤王认不得末将。”
之后的廷议就没什么新内容了,无非是长安城的扩大修葺工程,虽然长安一直是汉朝的西京,天下第二大城,但一下把整个洛阳的皇室、官府、武库、太仓悉数搬入,两城人员物资合并,此刻的长安已是拥挤不堪。
唯一让桓飞打起精神的事最后讨论的汉中降伏。在诸大臣来来往往的交谈中,桓飞知道大致情形。竟然是和于吉谈到的天师道,也就是如今的五斗米道有关。